笙的形成?
目前所知的笙的最早实物是曾侯乙笙,共出土6个,有12、14、18管三种。簧片用竹制,瓠身漆成黑底绘有精美纹饰。汉以前,笙和竽在宫廷中占居重要地位,而竽相对更受重用。
笙斗用葫芦制作,吹嘴由木头制成,十几根长短不等的竹管呈马蹄形状,排列在笙斗上面。唐代以后,演奏家们把笙斗改为木制,后来经过流传,又用铜斗取代了木斗,同时簧片也从竹制改为铜制。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式样的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乐器制造者和音乐工作者,对笙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先后试制出扩音笙、加键笙等多种新品种,克服了音域不宽、不能转调和快速演奏不便等缺点,给笙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而且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它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弦乐队里,笙有时还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笙。
笙演奏技巧有哪些?
1.单音在传统的民间乐曲中很少用到,解放后才逐渐受到重视,凡各种音阶、琶音、旋律进行等都得到广泛应用.大都用于独素。
2.和弦、和弦在笙这一特殊的乐器上有两种明显不同的用法,一种是演奏传统各音、另一种是演秦功能性的和声进行。
3.多声处理,根据音乐的内容,适当地对旋律作和弦式的和音式的,四度的、五度的、八度的、单音的处理,增加了音响的厚度,浓度及和声色彩.又加强了它音量变化幅度
4.滑音、手指在一个音孔上逐渐开放和逐渐按闭的动作,结合气息的控制,可奏出小二度、大二度直到小三度的上滑音和下滑音,音越高.效果越好。
(有用)
(没用)
笙
抱笙
竹笛
箫
笛
口琴
吹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