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社区
动态分享
招聘信息
二手信息
学院
资讯
知识
答疑
活动
酒吧列表
电音节
分类:
全部
电音百科
音乐百科
乐理百科
乐器百科
电音厂牌
DJ艺人百科
DJ设备百科
乐器百科
芦管
芦管,古代西域各国通用的乐器筚篥。起源于古代波斯(今伊朗),东晋之时传入中原,南北朝至唐代极为盛行。
低音单簧管
低音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又名低音黑管,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是可装拆的喇叭口,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在吹口处固定一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
康加鼓
康加鼓是打击乐器的一种,来自于拉丁美洲。一般为直径四十厘米,高度约为一米之鼓。
扬琴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拉弦乐器
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马头琴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
小锣
属锣的一种,因锣面较小而得名。铜制,圆形,直径约22厘米,中心部稍凸起,不系绳。演奏时用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它的音色明亮 清脆。小锣在京戏中也称京小锣,它与大锣在京剧中随着表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它在锣鼓曲时,除有时突出其音色特点外,也敲击花点,起着丰富合奏的效果。
小钹
小钹,又名小镲。壮、苗、瑶、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壮语称斜埃。流行于全国各地。 响铜制,钵形,钹体较小而厚,钹面直径12厘米~14厘米,碗径5厘米~7厘米,碗高1.5厘米~2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
中音萨克斯
中音萨克斯(Alto Saxophone)是最常见的萨克斯,调性降E调,也是应用在古典乐合奏中最多的萨克斯。由于按键距离适中,气息要求和嘴部控制难度介于高音萨克斯和次中音萨克斯之间,以及相对便宜的价格和搬运容易,成为初学者入门最常使用的萨克斯。
高音萨克斯
高音萨克斯,是萨克斯家族中音调第二高的乐器,仅次于倍高音萨克斯(Sopranino),管的体积也是第二小。常见的为直管,略微曲颈或类似中音萨克斯的形状。
膜鸣乐器
膜鸣乐器,凡由紧绷的膜振动发音的乐器都属此类。它是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五大类之一。这类乐器均以张紧的膜为声源体,通过敲击、摩擦或以声波等方式激发使其振动发声。
非洲手鼓
鼓的主要原料是兽皮(一般为牛皮)、木材。牛皮选用江西、河南品种,杨木、桦木和榉木等木材选用东北、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品种。制作板鼓的原料要求较高,鼓腔需用榉木、麻栗等硬杂木,牛皮系水牛的鲜血皮(又称血光皮),每张重量在35~45公斤左右,取其头背、二背、三背、前肋和横肋等部位使用。
丝竹
丝竹是中国古代乐器中最重要的乐器,是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丝”指弦乐,包括弹弦乐和拉弦乐,“竹”指管乐。丝竹乐器是相对打击乐器而言的民族乐器中旋律性较强,音色较柔和、明亮的乐器类群。丝竹乐大多风格细腻、轻柔、秀丽、雅致,善于表达喜悦愉悦的情绪。
板鼓
板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
腰鼓
腰鼓属打击乐器。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4厘米,两面蒙皮。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腰鼓在民间十分盛行,人们跳着腰鼓舞,变换队形,或行走或在一个场地内边舞边敲。同时也用于民间秧歌舞。腰鼓最初流行于陕西,后来在全中国发展流行。在表演的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在民间流行极为广泛,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近年来,腰鼓舞已在许多大、中城市的居民中兴起,其主要是自娱自乐,同时也是一种丰富的业余生活。
椰胡
椰胡, 中国传统擦奏弦鸣乐器 。在潮州音乐中又称冇(pa)弦。形制如板胡。音箱用椰子壳制作,面蒙薄桐木板,背开5个出音孔。用小贝壳(或竹)做马。定弦为g、d1或c1 、g1,音域g~g2 。音色浑厚,用以合奏或伴奏。是黎族、汉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在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及福建、海南当地戏曲、曲艺的乐队中使用。
堂鼓
堂鼓,又叫做同鼓、战鼓,清代则叫它杖鼓,是汉族传统棰击膜鸣乐器之一。 鼓框是木头作的,两面蒙上皮革。 现代堂鼓一般有三种规格,鼓面直径分别为22、25、32公分,鼓高都是33公分,前两种小堂鼓发音高亮,后一种堂鼓音色宽厚。 演奏时,将鼓放在木架上,用木头作的双槌敲击。
锣鼓
锣鼓是戏剧节奏的支柱。是汉族民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而锣鼓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有了锣鼓的伴奏配合,能增强戏曲演唱、表演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羯鼓
羯鼓是一种出自于外夷的乐器。 羯鼓两面蒙皮,腰部细,用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它发出的音主要是古时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一度。古时,龟兹、高昌、疏勒、天竺等地的居民都使用羯鼓。
环鼓(乐器)
环鼓,回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宁夏、甘肃等省区。有单面和双面两种形制。
手风琴
手风琴(accordion)是一种既能够独奏,又能伴奏的键盘乐器,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的优美旋律,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更可以如钢琴一样双手演奏丰富的和声。手风琴声音宏大,音色变化丰富,手指与风箱的巧妙结合,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这是许多乐器无法比拟的;除了独立演奏外,也可参加重奏、合奏,可以说一架手风琴就是一个小型乐队。加之音高固定,易学易懂,体积小,携带方便,因此,手风琴很适合不同年龄的演奏者自娱自乐,也可以很方便地携带到学校、剧场参加演出。
41-60/142首页
3/8 PAGE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