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乐剧

乐剧(Musikdrama),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创作的戏剧、诗歌、音乐、美术高度融合的歌剧题材,最早在其著作《歌剧与戏剧》中提及,但这一术语是其后继者、评论者和学者们使用的。

乐剧

乐剧

乐剧的范围界定

乐剧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造的歌剧品种。乐剧和歌剧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歌剧中华丽的序曲,在乐剧中被交响诗式的前奏曲所代替,乐剧偏重于内容的暗示,每幕之前使用前奏曲,将听众引入戏剧的情节中。

第二,瓦格纳采用主导动机来代表剧中人物、思想、情感和命运,这些小动机对观众带有一定的暗示性;第三,歌剧中有很多的歌调存在,而瓦格纳的乐剧中是没有咏叹调或宣叙调之分的,剧中的歌与管弦乐都是构成乐剧的重要因素。

乐剧的发展历史

1849年秋天,瓦格纳到达瑞士的苏黎世,开始了流亡生活。此间,瓦格纳先后发表了《艺术和革命》(1849年)、《未来的艺术作品》(1849年)、《歌剧与戏剧》(1851年)、《告友人书》(1851年)等著作。

这些著作反映了他在费尔巴哈、巴枯宁、叔本华、尼采等不同社会哲学观点影响下,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对歌剧改革提出了重要意见,形成了他的乐剧观。

1850年8月,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由弗朗茨·李斯特执棒在魏玛公演,这部作品实际上是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开端。1859年完成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则是他的第一部乐剧。

1853年,瓦格纳完成了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全部的歌词。早在1848年,他就开始构思该作,其包括四部独立的歌剧,即第一部《莱茵的黄金》、第二部《女武神》、第三部《齐格弗里德》与第四部《众神的黄昏》。
1872年5月,瓦格纳为能上演《尼伯龙根的指环》,在路德维希二世的同意下,在拜罗伊特小镇兴建自己的剧院。1874年,《纽伦堡的名歌手》上演,这是瓦格纳创作的具有人民性、喜剧性的作品。

1875年,拜罗伊特剧院竣工;此时,瓦格纳已完成《众神的黄昏》,从而结束了《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创作。

1876年8月,《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拜罗伊特剧院首演,德国皇帝、巴伐利亚国王、李斯特、圣-桑,以及柴可夫斯基等出席了首演时,这部分4个晚上、长达15小时的作品,引起了轰动。

1882年,瓦格纳的最后一部乐剧《帕西法尔》上演;此后不久,他的心脏病严重复发,于1883年2月13日在威尼斯逝世。

乐剧的主要特点

美学思想
瓦格纳的乐剧及综合性艺术的思想,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的。如莫扎特、凯鲁比尼和贝多芬的带有交响乐风格的歌剧;韦伯《欧丽安特》及迈耶贝尔一些成熟的歌剧中带有连贯性意味的织体,它们有的多少模糊了分区结构的界线。

此外,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套曲形式及主题的联系等,都给了瓦格纳以启发。此外,他的综合性艺术的思想与格鲁克的歌剧,歌德、席勒的某些戏剧也有一定的联系。
在《未来的艺术作品》《歌剧与戏剧》等一系列美学著作中,瓦格纳提出了关于“未来的戏剧”,即他称之为“乐剧”的美学思想。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对以往歌剧批判的的基础上的。瓦格纳认为:在古希腊时代,艺术、诗歌、音乐、舞蹈、建筑等形式,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但在以后,各种艺术形式不幸地相互分离,而歌剧则把这种分离绝对化了。歌剧中的各种艺术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孤立的,“音乐为了挽回自己的权威,而把那么多的时间让给了舞蹈”,“明确禁止歌唱演员做任何手势,行动的权利留给了舞蹈演员,而歌唱演员为了专心注意自己的发声,应该抑制任何细微的戏剧表意动作。

音乐同诗歌签订了一个协议,这个协议给音乐一切满足”,咏叹调、宣叙调、重唱把歌剧割裂成若干片段,而它们本身只是没有内容的旋律。瓦格纳把他认为的歌剧的弊端归结为“把表现的手段——音乐当作目的,并把表现的目的——戏剧当作手段,这是存在于歌剧艺术风格中的谬见”。

对这样的歌剧,瓦格纳认为除了加以改革外,别无出路。瓦格纳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歌剧成为艺术形式综合的“未来艺术”——乐剧。乐剧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艺术作品”,是一种被称之为“整体艺术”的完整结构。
基本原则
瓦格纳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在乐剧诸因素中,确立诗歌、音乐和戏剧为最重要的元素,并且强调这三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在三者的关系上,瓦格纳认为,同过去那种把戏剧当作音乐的仆人的认识相反,乐剧应该是由神话诗歌为基础的戏剧艺术的严肃作品,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是为戏剧服务的。“

戏剧音乐中的每一小节,只有在说明剧情的某些内容或表现人物的特征时才有理由存在”。一方面,乐剧是“一种内向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部外部的交响曲”,“明确地表现为一种看得见的、可以理解的活动”。
总体设想
瓦格纳改革的总体设想,是“乐剧不应当如同过去的歌剧那样分为独唱、重唱、合唱、场面等许多段落的排列和衔接,而应该无止境地川流不息着。

乐队不仅用以伴奏,它应该奏着各种人物的‘动机’,以造成气氛,起着预感和回想的作用”,瓦格纳要求歌唱和演奏家们,“他们的表现的任何一瞬间,如果不包含着诗意的目的,如果不是必然地以诗意为目的,如果不是必然地以诗为目的和这目的的实现为条件,都是毫无意义的”。

瓦格纳改革的乐剧结构,是它要有交响曲乐章的统一性,一脉相承地贯穿于全剧,“这里的统一性是散布于整个戏剧中的许多基本主题组织称的;这些主题互相对比、互相补充、互相分离、互相交织,正如交响曲的乐章中一样;只是,各主题的分离和结合的规则是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而决定的”。
改革措施
首先,瓦格纳改革了歌剧的演唱形式。他大胆地废除了原来歌剧中各自独立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和芭蕾舞场面,以他追求的“无终旋律”取而代之,并用这种“无终旋律”把各个场次连接起来。当然,在瓦格纳的乐剧中,声乐部分不可能消失了,而是进行了创新。

瓦格纳创造了一种有旋律性的、简短而富于表现力的宣叙调,这种宣叙调实际上消除了以前的咏叹调和宣叙调之间的明显界限,具有原来歌剧中咏叹调和宣叙调的双重功能。

它根据剧情的需要,在抒发感情时加强旋律,在叙述过程时接近于说白。这种被称为“无终旋律”的宣叙调,是用德文演唱的,在唱段中民族语言与民族曲调相互融合。
其次,提升了乐队在乐剧中的地位。瓦格纳改革的重点是乐队,他把发挥管弦乐队的作用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创建了一种交响乐式的乐剧。在乐剧中,歌唱部分只是通过演唱、表演,来阐释歌词里表达的文字,而乐队则起到了表现剧情和主题等内在意义的主导性作用。瓦格纳把乐队看作是乐剧中重要也是主要的表现手段。

乐队不仅斤是声乐部分的伴奏,更重要的是它承担了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回忆、预感或连接剧情发展、描绘自然迹象和评论事件等功能。而这些功能是声乐部分所难以代替的。为了在演出中更好地实践这一改革原则,瓦格纳大大扩充了乐队的规模,使用了低音大号、低音小号等新乐器,应用了三管编制,注重发挥每件乐器自身的特色和功能,采取多声部手法,凸显戏剧性和交响性。

第三,首创了“主导动机”。瓦格纳改革的一大贡献是创立并应用了主导动机(leitmo-tif),瓦格纳把此称为“基本主题”。主导动机是一种用以表现剧中某一人物的思想、感情活动和特定场景的简单而含蓄的旋律片段。

主导动机在对象第一次出场或提到时出现,以后在作品中不断出现,从而建立起关于它所表现的人物或场景的联想。重要的是,主导动机的出现不是标签式的简单重复,而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进一步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或变形,提示或隐喻事件的走向,联系或说明各对象间的关系,它的内涵得到不断地延伸和丰富。

瓦格纳的主导动机具有艺术概括力,它仅用寥寥几笔便刻画出对象的核心形象,并赋予其以很大的发展空间,使乐剧中的交响性和戏剧性形成“最高的结合力”,增强了明晰性和统一性,产生了强烈、深刻的戏剧效果。
第四,在曲式结构上常用AAB和ABA结构,使各幕(或大段落)之间形成统一性、连贯性;在使用半音阶和声方面效果突出,成为了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具体的调性与和声技法上,调性转移频繁,或竭力避免昭示调性的主和弦的出现,大量采用不协和音、留音以及各种和弦外音模糊进行,和弦复杂的半音变化以及和弦解决重叠等手法,使得调性含糊,有时有多调性的效果,是走向19世纪以后传统的古典功能和声系统趋向瓦解的第一步。

乐剧体裁的影响

舞台设计的注重
瓦格纳十分注重歌剧的舞台设计,其对威尔第、普契尼等作曲家的歌剧创作有较大影响。例如,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中作者为了使戏剧得到连续性,在分曲结构的基础上融入了整体“场景设计”;《阿依达》中威尔第将声乐与乐队的融合达到了整体艺术的统一,这些都表现了瓦格纳乐剧的“整体艺术”的效果。
“主导动机”的影响
瓦格纳的主导动机,被威尔第、普契尼等人在创作上继承。例如,《阿依达》中为了达到音乐戏剧的目的,威尔第将“主导动机”与意大利前辈作曲家的长处相结合,从而突出了歌唱的旋律等。
传统和声体系的瓦解
瓦格纳的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问世,使传统和声开始瓦解。这部乐剧不仅增强了表现力,还大量使用了半音、不协和音,从而使调性重叠,甚至出现复调性的效果;尤其是半音化体系的形成,把欧洲大小调体系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并对后世勋伯格的无调性手法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