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

Pop EDM(流行电子舞曲)是2010年前后在David Guetta等艺人的引领下快速兴起的流行商业化电子音乐风格范畴。Pop EDM音乐是电子舞曲音乐风格与流行音乐风格融合而衍生的风格范畴,其特点是具有明显流行音乐的特征并同时含有电子音乐的特色元素,歌曲结构多以二部曲式为主,通常有相对完整的人声主副歌部分并衔接电子音乐元素为主的DROP(高潮)部分。Pop EDM是当前最为主流和火爆的电子音乐范畴,严格意义上,各类电子舞曲风格的流行化表现都可以被认为是Pop EDM的关联或衍生风格。因此,现今大多数乐迷所熟悉的电子音乐,或是通俗理解的“电音”,都是以Pop EDM风格或相关风格作品为主。

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分类

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

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的基本信息

别名:流行EDM, 流行电子舞曲, 狭义EDM, EDM, 商业舞曲, 商业电音, 流行电音, Commercial EDM, Mainstream EDM
发源时间:2000s末期 - 2010s初期
风格类型:Electronic Dance Music
来源风格:Electro House, Dance Pop
衍生风格:EDM Progressive House, EDM Psytrance, Trap EDM
代表艺人:David Guetta

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的命名

基于这类电子舞曲音乐风格流行化的特点,并出于明晰易懂和客观视角的命名考量,我们将这一类型的音乐定义并命名为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流行电子舞曲)。


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风格音乐在欧美地区通常被直接称为“EDM”,但因与Electronic Dance Music(电子舞曲音乐)大类的缩写相同,导致“EDM”这种说法出现不准确性。随着Pop EDM风格的热度越来越高,因“EDM”这种不严谨的叫法而造成的沟通误会也日益增多。为体现区分,国内一些乐迷开始较早称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类作品为“狭义EDM”而Electronic Dance Music为“广义EDM”。这也充分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即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实为Electronic Dance Music的一部分。

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的音乐特征

目前还没有对Pop EDM音乐严格的划分标准,但大体上,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类作品在音乐性上具有以下特征:


歌曲结构多为流行音乐中常见的单/复二部曲式、单/复三部曲式。其中最常见的歌曲架构是:Intro→Verse(Breakdown)→Build-up→Drop→Interval→Verse(Breakdown)→Build-up→Drop→Outro;
歌曲以Drop段落作为全曲最高潮的部分,电子音乐音色和元素是Drop部分的核心;
人声(Vocal)部分通常是Verse和Build-up段落中的核心,旋律设计更偏流行化,部分曲目的Drop部分也会出现人声的元素;
除Drop和Build-up段落外,其他段落的编曲设计更偏流行化,不一定需要使用电子音乐的音色;

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的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早期House、Techno为主的电子音乐舞曲伴随兴起的Rave文化浪潮,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电音舞曲虽已辐射全球,但仍是更偏地下的派对音乐文化。而电子音乐的元素此时已经开始向流行音乐市场渗透,90年代中后期涌现出了许多在流行市场取得优异成绩的电音舞曲相关作品,包括从Paul van Dyk, Paul Oakenfold到荷兰三剑客(Armin van Buuren, Tiësto, Ferry Corsten)掀起的Trance音乐风暴,麦当娜的流行电子曲目《Ray Of Light》商业上大获成功,Daft Punk的专辑《Homework》引领French House浪潮等。这个时期是电音舞曲对主流音乐市场较早的探索,虽说与现在我们所认识的Pop EDM相差甚远,但可以认为是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最早的雏形。

进入21世纪,电子音乐舞曲获得更多在主流舞台曝光的机会。2004年Tiësto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经典演出让以Trance为代表的电音舞曲在全球各地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2006年Daft Punk的第二次Alive全球巡演,被《卫报》认为是堪比1964年The Beatles改变摇滚乐进程的划时代的巡演,是将电子音乐舞曲推向主流市场的标志。2007年法国制作人David Guetta的专辑《Pop Life》将House音乐与Pop,Gospel,R&B等主流风格进行了融合尝试,奠定了早期Pop EDM音乐的基本形式。经过这段时期的酝酿,电子音乐舞曲诞生了大量优质的作品,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积累了庞大的受众基础。在市场层面,电子音乐已经登上了主流的舞台;但在音乐上,电子音乐舞曲并未系统性的与流行音乐结合,还是作为相对独立的风格而存在,Pop EDM的音乐概念也还没有形成。

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概念真正的定义是在2009年。该年David Guetta发布了专辑《One Love》,其中与流行天后Kelly Rowland合作的《When Love Takes Over》以及与美国艺人Akon合作的《Sexy B**ch》均登顶UK单曲榜。同年Guetta帮流行天团The Black Eyed Peas制作的单曲《I Gotta Feeling》更是席卷全球各大榜单。他的音乐以House(主要是Electro House)音乐的节奏和音色为基本框架,配合流行化的旋律设计加上大牌艺人的Vocal献唱,形成了既具有明显电子舞曲音乐特色,又能迎合主流市场审美的新颖风格。这类音乐在当时的欧美流行乐坛掀起了一股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浪潮(在欧美当时被称为EDM,至今仍是),大量主流大牌艺人纷纷与电子舞曲音乐制作人跨界合作,打造出诸多爆款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音乐作品,相关报导和标签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展现出极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商业潜力。从此,电子舞曲音乐制作人也成功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2010年以来,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作为一种革新模式快速在电子舞曲音乐各个风格中传播和实践,极大的丰富了旗下风格范畴的种类和内涵,并推动电子舞曲音乐与流行乐更深层次的融合,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Swedish House Mafia,Avicii,Martin Garrix等艺人对Progressive House的革新诞生了爆火的EDM Progressive House,Big Room等风格;Armin van Buuren,Vini Vici等对Trance的革新衍生了EDM Trance,EDM Psytrance等风格;Skrillex对传统UK Dubstep的革新诞生了Brostep,其与Pop EDM的碰撞也催生了一些流行化分支,包括与Trap结合而诞生的Future Bass等;以及Steve Aoki,Marshmello,The Chainsmokers等艺人为代表的EDM Trap等;除此之外,Techno,Bass Music,Hard Dance,Glitch等大多数电子舞曲音乐,都在舞曲与流行乐高度紧密结合的当下衍生出各自特色的Pop EDM形态和分支。

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与Dance pop的区别

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和Dance-pop之间有什么区别?

通常来说,当新风格以“AAA+BBB”的组合式命名时,BBB表示主要架构和基础来源的风格(主要体现在整体节奏、段落设计、大部分乐段的音色、氛围等),AAA表示新增的元素和氛围。举例来说,以Dubstep/Brostep为主要根基,增加了Trap的音色、元素或氛围而形成的风格叫Trapstep; 而以Trap为主要基础,增添了其它多种元素形成的风格则被称为Hybrid Trap。

依照这个逻辑可以理解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和Dance-pop之间的区别。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本质上还是电子舞曲,只不过其中增添了流行的元素(着重表现为流行人声Vocal的加入),而电子元素为主的DROP依然是作品中最突出的部分;而Dance-pop则反之,本质上是流行音乐,其中歌手演唱的部分是歌曲的主角,并增添了一些舞曲的元素和氛围。


从历史发展上看,Dance-pop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流行,如Michael Jackson, Madonna等流行音乐历史上的顶级巨星的很多经典作品都属于Dance-pop的范畴。而Pop EDM(电子音乐分类)则是近十余年才诞生的新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