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比是英国R.M.DOLBY博士的中译名,他在英国设立的杜比实验室,先后发明了杜比降噪系统、杜比环绕声系统等多项技术,对电影音响和家庭音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家庭中常常用到的杜比技术主要包括杜比降噪系统和杜比环绕声系统。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Dolby Pro Logic)是美国杜比公司开发的环绕声系统。杜比环绕声系统则是美国杜比实验室为改善立体声质量而研制成功的影院音响系统 。 它是把四声道立体声在录制时通过特定的编码手段合成为两声道,即将原来的左声道(L)、右声道(R)、中置声道(C)、环绕声道(S)的4个信号,经编码后合成为LT、RT复合双声道信号,重放时通过解码器将已编码的双声道复合信号LT和RT还原为编码的左、右、中、环绕四个互不干犹的独立信号,经放大后分别输入左音箱、右音箱、中置音箱和环绕音箱。
1965年——研制出能针对多种音频降噪的第一台杜比A型降噪器(A代表音频Audio)诞生。
1967年——杜比开始研制出B型降噪技术,并决定向厂家授权使用杜比技术。
1968年——在英国成立了以“杜比实验室”命名的公司,后于1976年将公司总部迁至美国加州旧金山。
1970年——杜比开始推广发行具有杜比B型特性编码的预录音卡带的概念。
1974年——杜比的授权厂家已达47家,包括了所有消费类音响器材的主要生产厂家。
1982年——杜比推出了Dolby Surround(杜比环绕声),这是Dolby电影环绕声的升级方案。
1984年——杜比就与中国电影行业开始合作,为中国发展电影、广播和消费类市场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
1991年——开发出杜比数码环绕声系统(Dolby Surround DigitaI), 即AC-3系统。
1992年——杜比数字音频编码技术(AC-3)首次为电影所采用,该影片为曾经轰动一时的《蝙蝠侠归来》。
1995年——杜比数字成为NTSC DVD 和美国ATSC 数字电视的标准。
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授予Ray Dolby先生国家技术奖章。
1999年——杜比由于其在DVD技术的成就荣膺艾美卓越技术开发奖。
2002年——第一套采用杜比定向逻辑II技术的原厂配置车载音响系统诞生(Volvo XC90)。
2005年——是杜比创立4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年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号为“DLB”。
2010年——杜比在北京成立杜比中国研究与工程中心,是杜比在亚洲的首座研究与工程中心。
2013年——杜比携手美国卢卡斯影业公司联合组建深圳市杜比数字影音有限公司,全面进军中国家庭影院市场的第一步。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为了放音对称起见,环绕音箱采用了左环绕和右环绕音箱,分别从放大器输出,所以商业上把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输出称为五声道。但因左、右环绕声音箱接在一个声道上,输出的是相同的环绕声道信息,故实质上仍旧是四声道。商业上也有六声道和七声道的杜比定向逻辑AV放大器。所谓六声道是将中央声道用两个放大线路输出,分别接在左中置音箱和右中置音箱上。但左、右中置音箱接在一个中置声道上,故实质上也是四声道。七声道则是将环绕声声道分成四个通道输出,即左后置环绕声、右后置环绕声,并分别采用四个环绕音箱,这就成了七声道输出。但是七声道输出的四个环绕音箱都接在一个环绕声道上,也只能算四声道输出。因此带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器的AV放大器不管是五声道输出、六声道输出或七声道输出,实质上都是四声道。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左、中、右三个声道的频率范围能达到20-20000Hz,即可满足全音域的要求,但环绕声声道的频率范围比较窄,只有100-7000Hz。
杜比实验室是由瑞米尔顿杜比博士建立的。杜比博士1933年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成长于旧金山湾区。他16岁还在高中读书时,就在Ampex公司打工。该公司是美国最早生产磁带录制设备的厂家之一。稍后,他负责开发该公司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录像机的电子电路部分。
1957年杜比自斯坦福大学毕业,获得英国剑桥大学提供的马歇尔奖学金,研究长波段X光。1961年他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他接受联合国任命前往印度担任为期两年的顾问。
作为一个业余录音爱好者,杜比博士多年以来认识到在磁带上录制音频或视频信号时本底噪声对录制质量的损坏。在印度时他开始认真地思考一种降低噪声而又不损害录制质量的办法。他的这些探索成为后来杜比A降噪,B降噪和C降噪系统的基础。
1965年回到英国后,他在伦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用以实施他在印度时想到的方案。1968年成立了以“杜比实验室”命名的公司。尽管在公司成立的前10年,工作的中心在英国,但它一直是一家美国公司。1976年后,公司的主要工作转移到旧金山。
1965年,第一台杜比A型降噪器(A代表音频Audio)生产了出来。该系统的设计能针对多种音频降噪应用,尤其是可以解决录音棚中录制母带时磁带录音机产生的噪声。到1966年为止,已经有好几种降噪技术问世,但它们都多少要损害录音质量。因此杜比博士当时面临的困难是如何使业内人士和潜在客户相信他的技术。那时,多轨录音机,从4轨,8轨,16轨到24轨,开始应用,当多轨录制的磁带进行混音时,其混录的两轨母带噪声电平比双轨直接录制的母带要高很多。
1966年1月,Decca唱片公司英国部认为杜比A型降噪器确能如杜比博士所描述地那样发挥作用,于是定购了9台杜比A301A型降噪器,首次应用于1966年5月在维也纳录制阿什肯那齐演奏的莫扎特的一些钢琴协奏曲。1966年11月,Decca出版了第一张应用杜比A型降噪器录制的唱片-由索尔第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曲。
随后,录音行业开始承认并大量使用杜比A型降噪系统。一开始只用于录古典音乐,当多轨录音技术推广后,便得以更广泛的应用。不久,全世界专业和非专业人士都开始将“杜比”与高质量录音联系在一起。
随着希望将杜比发明的降噪技术用于民品录音机的呼声的不断升高,在一家美国商用磁带录音机制造商KLH公司的敦促下,1967年4月杜比实验室开始研制更实用的民用降噪技术,起初称为“简化杜比系统”,后来成为广为人知的杜比B型降噪技术。在杜比B降噪技术的开发接近完成时,杜比博士作出决定,杜比实验室将不生产民用音频产品或称消费电子产品,而是向厂家授权杜比的技术,再由已经很成熟的厂家进行应用生产。到1974年底,杜比实验室的授权厂家已达47家,包括了所有消费类音响器材的主要生产厂家。
此后,杜比实验室开发了一系列的技术:C型降噪,SR(频谱录音),S型降噪,HXPro,杜比立体声,杜比环绕,杜比定向逻辑,AC-1,AC-2,杜比数字(AC-3),杜比E。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专业及民用音响器材,电影录音,影院回放设备,数字广播等方面。
除了设在旧金山的总部,杜比实验室当前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分支机构或联络办事处:洛杉矶,伍顿巴赛(英国),伦敦,布里斯班,纽约,东京,上海,北京,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