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音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巴洛克时期,巴赫被认为是该时期作曲家的主要代表,因为他的对位音乐已达复音音乐的顶峰。
复音音乐主要的三种形式:
●对位曲,即按照严格的对位法来写作的一种音乐形式。
●卡农以模仿的手法来处理不同的声部旋律,形成一种连绵不断的感觉。著名的作品有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大师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脍炙人口的《D大调卡农》
●赋格,一种用多声部相互应答陪衬的方式所写成的复音音乐。当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巴赫的《赋格的艺术》,这套作品可以称为赋格曲的圣经。
随著主音音乐在17-18世纪的发展,纯粹的复音音乐渐渐地被大众遗忘,但是复音概念和创作手法仍一代代地继承了下来。复音理论也仍然是音乐创作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复音音乐第一个“音”字表示音调,大陆音乐界习惯将“复音音乐”称为“复调音乐”,主要是著眼于曲调一词,但“复调音乐”与二十世纪的复调性音乐容易混淆。
其实巴赫在世时只是一个地方小教堂的乐师,尚未成就其音乐中的地位,因此其作品不宜做为巴洛克时期之代表性音乐。
相同点:复调音乐和复音音乐都是多声部音乐。
不同点:复调音乐是不同旋律交织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复音音乐即可以是不同旋律复合在一起,也可以是两个相差八度音程的相同旋律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