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3-04-08
关于箜篌的基本功练习方法,你了解多少?
在古代,有卧箜篌(乐器),竖箜篌(乐器),凤首箜篌(乐器)三种形制。箜篌(乐器)在除了宫廷乐队使用外,民间也广泛流传,在中国盛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箜篌(乐器)在演奏艺术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也是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箜篌(乐器)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古代皇宫乐中,箜篌(乐器)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还是主要的乐器之一,由于它有弦数组,不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独奏和伴奏方面,都较比其它乐器理想。
竖箜篌(乐器)的发音原理主要是通过肘木上部曲形的共鸣槽,共鸣槽一般是皮制,介于内外两弦之间。拨弦时产生共鸣。竖箜篌(乐器)多置于胸前,两手齐奏,也有置于左胁或右胁部位的。演奏者或站或坐,姿态不一。五代至两宋时期,竖箜篌(乐器)沿袭了隋唐时期的风格,虽然在表演的时候经常出现,但已风光不再,逐渐衰落了。凤首箜篌的形制与竖箜篌(乐器)非常相近,不过,它又常以凤首为装饰,因而得名“凤首箜篌”(乐器)。凤首箜篌(乐器)的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是起到轸的作用,在演奏的时候用来紧弦。
将手臂重量通过指尖边上的肉垫松弛地挂在琴弦上,运用掌指关节的动作使手指掉到手心处来弹奏”。决定手指技术的关键是手指掉到手心时的爆破力,决定声音的力度是手臂重量的大小和手指掉进手心的距离。同时,在手指离开琴弦之前,“指尖和琴弦之间会有瞬间微妙的慢离弦动作”,用这种方法演奏现代箜篌(乐器),奏出的音色美妙,音质变化多样,既可以表现柔美、内敛的音乐风格,又能表现有层次,有震撼力的音乐风格,再加上转调功能的设置,使得箜篌(乐器)在音乐层次方面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想要弹奏出好听的乐曲,必须要做到快速、准确、均匀地弹奏,必须要一把上弦(一把,指朝一个方向进行的4个或4个以内的音),连音的演奏,必须在弹奏每个音之前做好下一个音(或一组音)的准备,包括指尖在弹奏前的慢离弦的动作。
弹奏箜篌(乐器)会用到大拇指(1指)、食指(2指)、中指(3指)、无名指(4指)四个手指,一般不会用到小指,演奏手型为拇指朝上,2、3、4指朝下,小指只跟随着四指的动作而动,2、3、4指向下倾斜轻轻地挂在弦上,拇指朝上,指尖也向上倾斜地放在弦上。虎口打开,手型应是中空外圆。手腕不凸、不凹,手背和前臂基本形成一条直线,如同手与前臂自然地放在桌上的样子。这样拇指容易旋转,而腕子在演奏一个乐句,或一个和弦之后自然地扬起,注意在弹奏很高的音时也要保持这条直线哦。左手演奏手型与右手基本一致,只是拇指根离弦更近,其他手指放置得稍低一些,使它们有足够的空间进到手心。左臂的重量不要沉在肘部,而要沉在指尖,所以左肘不能太低。右手应放在琴弦中央弹奏,左手比右手的位置略低,因为低音弦的中间部位振幅较大,声音不够结实,容易出现杂音。
箜篌(乐器)和其他民族乐器相比,有较大的共鸣箱,在演奏中可以不依赖扬声器就能够奏出震动人心的音乐。现代箜篌(乐器)的两排弦在根部互相连接,增加了弦长而使发声余音更加悠长,因双手在两侧不同的弦上各自演奏,避免了在一排弦上交替演奏的困难。以上就是关于关于箜篌的基本功练习方法的相关分享。
箜篌(乐器)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