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3-05-29
学习二胡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的?随着现在越来越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推崇,中国传统乐器也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喜欢从而学习,二胡就是代表之一,那么我们在学习二胡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二胡时有哪些问题我们需要注意的。
持弓方法问题
初学者持弓不大重视大姆指、食指与无名指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果在持弓中这三指的要求、要领都模糊不清,对自己要求又不严,那么就很难起到力点、支点、重点的杠杆作用的协调。由于食指端不平(指弓杆)而造成手腕部下塌,运弓手腕无力,力点不清,往往对弓杆失去控制而造成了弓杆的2咪在食指上打滑、转圈或手腕僵硬等毛病。所以一旦发现有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纠正,让自己真正体会到:食指有种往上抬起的感觉,大姆指有种往下压的作用,中指拉外弦时有种往里勾的作用。因此手指持弓一般就用“抬、压、顶、勾”四个字来概括。因为持弓的好坏直接影响二胡音色、音质及二胡演奏乐曲的成败的大问题,所以在学习上要反复检查,反复纠正,直到真正符合要求为止。
运弓常见毛病
初学者运弓往往存在弓速不稳、弓向不直或忽快忽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不规范动作或者是拉弓快、推弓慢、出弓强、进弓弱、弓根重、弓尖轻的常见毛病。这些常见毛病都是要及时提醒,讲清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让孩子把弓子先稳下来,并按拍子合理分配弓段,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把弓子拉直并向右前方伸展,琴弓与琴弦成直角,在运弓中要信弓根部,弓根部越离开琴筒则用力也越大,相反越靠近琴筒力量要逐渐减弱,使运弓的力度达到均匀、圆润。
左手持琴问题
左手持琴往往是由于左手虎口持琴的方法不当,造成了虎口紧夹琴杆,大姆指过于上翘,发生了左手紧张,以使琴杆太直或者由于大臂的舒展松驰不够,把琴杆推向右侧,遮住了脸部,严重影响了演奏的形象。对这一毛病,要注意虎口平伸、松开,大姆指很自然的平放在琴杆的内侧,使琴杆自然的倒向,演奏时虎口要尽可能松动自如,减少磨擦,这对将来学习换把也是极有利的。
左手切弦的手形问题
切弦的手形要求要规范,有些学者就不太注意自己的按弦手形,也不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很随意的横侧在琴弦上手心向里几乎形成横握琴杆,以致影响切弦的力度、力点和操法,或者左手指伸得太直或分得太开,影响按弦音准和换把,正确的切弦手形是,左手很自然以半握拳式平靠在琴杆的千斤下方,四个手指顺着音位方向排列,指关节弯曲,指尖应顺排在各音的上方要求自然放松的持在琴杆上,这种切弦手形既美观大方,又方便操作,对将来技术的发挥是大有好处的。
换把问题
在二胡演奏技术中,换把非常重要,是扩展二胡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习二胡的重要一课。刚开始学习换把,学者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放松不够,虎口紧夹琴杆,造成换把时堵塞、不流畅,同时由于换把时不注意持琴角度。换把时,音不准或者动作又沉重又笨拙。初学者要多看或请教一些老师清楚换把,了解清楚换把的要领和注意的问题,换把是从一个把位移到另一个把位的演奏动作。初学换把时,要严格遵守以手带指的方法,也就是上行换把时,手腕要领先下去;下行换把时,手腕要先带上来,这种手先行的动作,虽然在快速换把时不感明显,但仍然存在,因为换把是由上臂、小臂、手及手指的联合动作来完成的,学习换把时可采取分阶段进行,在第一把位音阶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把位的练习,然后再继续一、二、三把的换把练习,换把练习要特别注意音的准确和减少虎口对琴杆的磨擦力,这不但使上下换把灵便,而且还可使琴身保持稳定,同时在练习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步一步地深入,从慢练起,待熟练后再逐步加快。
关于放松问题
放松是二胡演奏中一个最普遍、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有些人一拉琴,浑身紧张,从头部到两肩及整个身体都处于僵硬状态,僵硬的动作是没有弹性的,音质呆板,音色晦涩,其原因主要是不注意练习方法。二胡的放松,首先是要在思想上放松,演奏时两肩、两臂及手部(包括整个身体)都要松弛,运弓时,手腕不能僵硬,弓毛压弦的力量不宜过大、过重,推拉弓要有程序(注意手腕灵活),演奏中还要注意呼吸均匀自如。放松是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达到。总而言之,要想获得最佳的音色效果,放松是本。放松并非不用力,而是用力恰到好处,要在放松的基础上来用力,这样发出的音色才优美动听,音质结实饱满,旋律流畅而圆润。
以上是:学习二胡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学习没有捷径,要想拉的好二胡,就要不断的去练习学习才能有好的演奏能力。
拉弦乐器
二胡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