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贝尔:双簧管就是我的声音
七岁那年,斯科特·贝尔在家乡第一次听到了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现明尼苏达交响乐团)的音乐会现场。他看见坐在正中央的双簧管乐手,听着他们吹奏出的温润的声音,那声音好像在对他倾诉着什么。“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今贝尔早已忘记当时演奏的曲目,但他知道就是那美妙的乐音指引着他走上了音乐之路。
贝尔出生在爱荷华州东南部一个小镇上,是家中四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他记得小时候哥哥姐姐们都有学习乐器,而他是在小学时从单簧管入手,十二岁开始正式学习双簧管。在贝尔看来,“双簧管的音色很有人情味,我曾经尝试唱歌,但嗓音条件不好,双簧管就是我的声音。”双簧管并不是一件容易演奏的乐器,要掌握它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乐器的构造还要求演奏者自己制作哨片,这些都给演奏者带来不少特有的挑战。作为一位冰球爱好者,斯科特·贝尔在打冰球和演奏双簧管中找到了相似点:“伟大的冰球手既是战略家,也要会滑冰,还要懂得打球。演奏双簧管时,我们不仅要掌握乐器、演奏音乐,也要懂得如何制作哨片。”
对于双簧管演奏者而言,哨片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事实上,相比其他器乐演奏家,双簧管演奏者每天都需要多练习几个小时,这仅仅是因为哨片的状态。“哨片是最关键的,每天你都要重新塑造它。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精进自己的技巧,直到没有人能够察觉我们实际上正在和哨片作斗争!”贝尔说道:“哨片小小的一片,用天然材料制作而成,会随着天气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此外,由于哨片的开口很小,演奏者不能完全将气呼出,所以要学习呼吸的艺术。“我们用自然和音乐的方式来学习呼吸之道,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掌握。”
就读于克利夫兰音乐学院时,斯科特·贝尔师从双簧管名家约翰·麦克(John Mack),后来还在约翰·麦克音乐营教授双簧管。贝尔说,麦克教授无论演奏什么都让人感觉十分完整,这种完整性完全改变了他对双簧管演奏的看法。“刚遇到他的时候,我将双簧管视作是一个音接着一个音演奏的乐器,在演奏时找到让音乐合理的内容。但约翰演奏时,音色如此完整,音乐理念也如此完整,和声与节奏自然而然地融汇在其中,这完全改变了我。”麦克教授相信交响乐团以及它所演奏的音乐代表了和声的最高成就,为了达到这个难以企及的成就,音乐家必须在任何时候都倾尽全力,这也深深地影响了贝尔对于乐团演奏的理解。1993年,贝尔加入匹兹堡交响乐团,后成为了该乐团的双簧管首席,还组建了匹兹堡哨片三重奏(Pittsburgh Reed Trio)。
贝尔加入匹兹堡交响乐团时,指挥家洛林·马泽尔正是乐团的音乐总监。早在学生时期,贝尔就曾因担任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的替补乐手与马泽尔大师有过合作,当时大师完美的指挥技巧就让贝尔深受震撼。“马泽尔很清晰地指出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也从不妥协对美感和精准度的要求。”在匹兹堡交响乐团时,洛林·马泽尔大师带领演奏员们传承他们的音乐理念,斯科特·贝尔就曾在匹兹堡青年交响乐团担任导师。“跟马泽尔一起工作过的演奏家,能把我们学习到的东西传递给年轻的音乐家,而年轻的音乐家也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教导我们。音乐家必须要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永远不要停止学习。”
以上就是关于斯科特·贝尔:双簧管就是我的声音的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