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爵士乐是现代流行音乐之父?
爵士乐,对许多人来说,是熟悉又陌生的一个名词。它偶尔出现在某个不经意的角落,充满神秘感,却又让人敬而远之。但是其实,现代的流行音乐处处都充满了爵士乐的影子。一百多年前美国的黑人创造出了蓝调音乐、创造出了爵士乐,而这些音乐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摇滚乐,也就是流行音乐的诞生。曾经有一首老歌叫《如果蓝调有个孩子,它的名字就叫做摇滚乐》,换句话说今天的流行音乐,其实就是从过去的蓝调以及爵士乐逐渐演变而来的。
爵士乐还有一个好处你一定想不到,那就是爵士乐的特色和精神,可以为你带来一些改变的动力。该怎么说呢?爵士乐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即兴演奏”的精神,这让音乐即便是相同的一首歌曲,通过不同的音乐家来诠释,甚至于通过相同的音乐家来诠释同一首歌曲,每一次听,都是不一样的。因为爵士乐手非常坚持永远不会用同一种方式去演奏同一首作品。简单来说,两个完全不同的乐团去演奏相同的一首歌曲,你将会听到完完全全不同的音乐感觉。而这一部分在古典音乐的世界里面是非常难以见到的。
爵士乐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之前。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是爵士乐在中国的栖息地,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家。不过那时的爵士乐主要是为舞厅伴舞。几十年的沧桑变迁,爵士乐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出现了近四十年的断层。而这期间正是爵士乐重要的发展阶段。爵士乐早已摆脱了四平八稳的伴舞的音乐形式,融合了丰富的音乐风格、文化特质和演奏技巧,最具音乐自身的魅力、表现力和感染力,早已置身于高雅艺术的行列。

五十、六十年代,由于美国驻军和美侨的影响,台湾本土出现了一些零星的小型爵士乐团以及最早一批华人爵士乐迷。在七十年代的台湾和八十年代的大陆,爵士乐始为一些先锋音乐家所涉及,逐渐为大众所感知,并于台湾出现了18人以上编制的大型爵士乐团,而一些创作者和乐手亦开始涉猎爵士,如大陆的刘索拉、刘元、崔健,台湾的翟黑山、钟三九、罗大佑等。进入九十年代,已有本土音乐人专修爵士,并以爵士乐为主要创作方向。
21世纪以来,爵士乐已经作为本土现代音乐人的必修功课,逐渐深入到华人音乐的各个领域,专业爵士乐手也开始形成一定规模,甚至一些流行流行音乐人即是以爵士风格作品成名,如陶喆、王力宏莫文蔚等。谈到华人爵士乐的历史,不能不提到求索爵士乐学术已历50年的翟黑山教授,作为第一个赴美国berkley音乐学院专攻爵士乐的华人,翟教授归国后在台湾专事爵士乐和现代音乐的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台湾70、80、90年代的现代音乐人才,成立了台湾第一个专业爵士乐团。80岁高龄的翟黑山教授定居北京,依然为传播现代音乐日夜工作、传业授道,翟教授常言:“虽然势单力薄,仍会竭尽全力”,并在对学生严格训练的同时,坚持激励学生的梦想和追求。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说爵士乐是现代流行音乐之父的相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