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的另一种体验——探秘爵士时代的时尚
爵士时代,听起来就知道这是一个享乐主义盛行、音乐歌舞交织、浮华旖旎、灯红酒绿的年代,没错,当一战结束,经济大萧条时代还没到来,美国的人人怀着自由与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大肆消费和享受,被称为爵士时代。音乐方面,爵士时代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爵士音乐大受欢迎,十年来见证了美国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消费文化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购买汽车,电器和其他广泛使用的消费产品。

不少文学作品也揭示了这个时期人们只顾享乐但道德堕落的状态,腐败和奢靡的主题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有突出表现,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伟大的盖茨比》就是这一类文学作品的巅峰之作。爵士乐的特点极其多样,它以振奋人心的速度跻身于现代音乐世界前沿。与电影一样,作为美国对20世纪文化的另一主要贡献,爵士乐现已步入存在的第二个百年。在前一百年中,爵士乐以惊人的速度吸收并转换了早期古典音乐的诸多技术创新,将数个世纪的音乐专业知识浓缩成了炫目的风格与结构,因此受众广泛——从大众流行市场到比20世纪60年代先锋艺术更窄的知识阶层。
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爵士乐成功概括了我们对于音乐大部分的直觉感受,也重塑了未来的艺术。追溯爵士乐的历史,可以看到它从一开始的声名狼藉,经过摇摆乐时代的大红大紫,逐渐演变成严肃的艺术音乐,像其他任何现代艺术形式一样,从理智与情感上保持受众兴趣。爵士乐的故事,无须深挖,便可见引起爵士乐早期发展的种族冲突。从西部非洲运送到新世界的奴隶,带着他们的音乐传统,用部落工作的歌曲与舞蹈帮助自己适应强制的劳动。当带有节奏性的语言、非洲声乐中具有表现性的转音技巧、借鉴于白人奴隶主所青睐的欧洲音乐的结构与和声融合,便形成了爵士乐的基本元素。
1865年黑人普遍解放后,黑人宗教音乐(综合了源于非洲与欧洲的音乐技巧)为两种音乐流派铺平了道路,这两种音乐流派引导了早期的爵士乐风格。它们是拉格泰姆和布鲁斯,均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拉格泰姆恰如其分地被描述为“黑人演绎的白人音乐”,与波尔卡和进行曲一样起源于白人舞曲形式,在以西方和弦为基础的简单和音结构上叠加了切分音的节奏特点,带有黑人班卓音乐与种植园歌曲的味道。一些拉格泰姆作曲家(包括白人音乐家)颇具冒险创新精神,开始从布鲁斯借用元素。布鲁斯是一种声乐形式,特点是即兴程度更高,并延续了非洲音乐中的独特音色。拉格泰姆在1920年左右开始消失,尽管当时它已影响了克劳德·德彪西、伊戈尔·斯特拉温斯基等古典作曲家。它的风格为之后爵士乐钢琴演奏奠定了基础,也孕育了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哈莱姆跨奏流派。布鲁斯在自身发扬光大的同时,引导了钢琴演奏的布吉伍吉风格,并最终发展出20世纪50年代的摇滚乐,为爵士乐贡献了广泛流行的十二小节和声进行并重新强调了即兴演奏的重要性。以上就是关于爵士乐的另一种体验——探秘爵士时代的时尚的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