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管乐器的演奏技巧你了解多少?

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3-04-20

在音乐演奏中,管乐器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管乐器对年纪不大的他们可真不算友好,先愁不出声,又愁声不对,再愁声难听,学了半年多了都不见有起色,那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管乐器一些实用的演奏技巧。


1、把最基础的口型练好,能少走很多弯路
在初学者中歪嘴、翻唇等现象很常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急着上号嘴吹乐器,而忽略了做口型这个重要环节。做口型看似简单,但日后能不能上高音、下低音,口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口型才是正确的呢?第一步是张嘴,让口腔打开,之后收腮,再之后咬合自己的嘴角,形成固定的两个点,基础就完成了。第二步是调节嘴唇的细节,嘴唇因人而异,但不论如何,都应该以两个嘴角与唇沟形成的十字线为基准,必须保证号嘴在其唇沟的中间位置,再根据嘴唇薄厚、牙齿平整度以及是否有兜齿等客观因素调整号嘴的上下位置。这一切不是绝对的,但是嘴角的咬合力度决定了学习演奏乐器的后劲。

2、练好呼吸,排除学习管乐器最大的绊脚石
在管乐器学习和演奏的过程中,呼吸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管乐器的表现力都来自于呼吸是否饱满,所呼吸的气量是否可以完美的演绎音乐所需。 在欧洲,很讲究对呼吸的练习。不要觉得乐器吹着吹着呼吸自然就调整好了,这是需要我们日积月累每天专门练习才能达到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花一点时间练习一下自己的呼吸,吸满,然后以不同的节奏放出,对管乐器的吹奏和控制,都有很多的帮助。除此外,正确的发音方式会提高气的利用率,就是吹奏同样的句子会省气,不用花费精力在气够不够用上了。

3、掌握正确的吐音方式,才能真正把口腔打开
有时候你会发现,一味按照老师的要求,吐音反而越是想快越快不了,因为在吐音的过程中,由于收缩,我们的舌头已经僵了。其实,每个人舌头长短都不一样,吐音原则上是找一个稳定而轻松的发音。对于舌头短的人,正确的吐音应该是发“ti”“ki”,只有发这两个音时,舌头在口腔中是最放松的,也就是一种平摆状况。这种吐音方式,不论是提速,还是保证口腔的空间,都是最合理的。对于舌头长的人,“特”“客”的发音靠后,比较适合他们,舌头长的用ti ki会很笨重粘连,这也是需要适应一下的。


4、领悟指法真谛,才是真正开始演奏
与其他乐器相比,管乐器的指法并不难,键位也少,有时候反而会被大家忽略,嘴型、呼吸和吐气都毛病不大,那你吹不好,就可能是指法的问题了。对于木管乐器器来说,按键的精准是最重要的。按键要配合你的呼吸和吐气,才能真正发出好听的声音,这是一个从基础到提高中逐步感受的过程,千万不要忽略哦。对于铜管乐器器来说,最重要的是手型的正确。错误的按键可能造成按键不起或有延迟,声音自然会变得奇怪。做到指腹垂直向下用力,而不能斜向用力,手型的“直立”很重要。

5、声情并茂,用感情表达锦上添花
管乐器先是要掌握基本的演奏,然后才能开始谈感情。一方面,富有情感的乐曲演奏需要前面强调几点的配合,另一方面,表达感情也是活用前面几点的一种方式。把基础中的错误纠正好,配合气息强弱的运用和对乐曲的理解,演奏就真正锦上添花啦。

管乐器的实用技巧就是这些了,这里总结的几点都是非常容易被初学者忽略的问题,对照自己的演奏练习看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

相关百科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拨弦乐器

拨弦乐器是弦鸣乐器的一种。可以通过使用者的不同操作来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琴弦的震动来达到使用者演奏、抒情的目的。演奏者主要通过拨弦来完成演奏。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概述 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盏(中国古代)、乐杵(中国台湾省)、乐杯(欧美)和贾尔达伦格乐碗(印度)等。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弦鸣乐器

弦鸣乐器, 由绷紧的、 振动的弦为声源的乐器的通称,通常用"弦乐器"称呼。当需要精确的、以乐器学、声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根据激励方式,它的三大基本类型分为:擦弦(friction)弦鸣乐器、击弦(struck)弦鸣乐器、拨弦(plucked)弦鸣乐器。

拉弦乐器

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马头琴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