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声乐知识】关于歌曲三大唱法的特征!

分类: 音乐资讯

日期:2023-01-22

【声乐知识】关于歌曲三大唱法的特征!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用人的声音唱出来的带有语言的音乐,能够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关于歌唱的方法经过国内外多年的发展和演变,目前大致分为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这三种。所谓的唱法就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演唱方式。在我国的歌坛上通俗、民族、美声呈现出了三足鼎立的情况。这三种唱法都是在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目的是一样的,存在的差异就是在表现形式和手段上不同。本文我们将论述这三种演唱方法具体的特点和风格。

关键词:声乐艺术 通俗 美声 民歌

一、关于通俗唱法的风格及特点

通俗唱法演唱起来非常的简单、方便,由于演唱起来非常的简单,其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也受到了很多人们的喜爱。通俗唱法用非常简单纯朴的音乐形式和直白的歌词,展现出来的情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展现出来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反映出来人们的喜怒哀乐,传递最真实的情感,也是由于这些特点,更容易让听众接受并产生共鸣。通俗唱法讲究随意性、追求乐感、特色和个性,强调即兴创作和自然发挥,在演唱模式上也比较固定,每个人都能够演唱。


通俗唱法在演唱上的口语化,就是在说话的基础上演唱,发音靠前,吐字上要讲究,让人们感受到就像在和自己对话交谈一样亲切自然。通俗唱法比较注重唱法上的不拘一格和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所谓自然的声音就是没有经过训练和调整的声音,包含有沙哑破裂声、轻声、喊声、直声等等,歌手在演唱时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扬长避短。通俗歌曲的演唱对话筒有着很强的依赖,话筒的音量可以自由的调节,特别是在演唱气声、轻声的歌曲以及用轻柔的语言表现出内心的一段独白时,如果离开了话筒,就无法表现出歌曲想要展现的内涵。

通俗歌曲在演唱时注重个性,歌手们自己的特有的演唱风格也展现出通俗歌曲的多样性。通俗唱法在咬字上要求和说话一般的自然,气息流畅,用电声扩音来解决共鸣的问题。通俗唱法言语上非常朴实,贴近人们的心灵,有时有意识的在以字行腔声时松弛,先气后声、气声相互融合,给人非常自然的感觉。通俗唱法在运用共鸣体的时候伴有一定的随意性,为了展现嗓音的特点,有意识的进行胸腔共鸣,有时候几乎接近耳语,但是对于大部分通俗歌手而言还是使用的口腔共鸣,没有了麦克风,原声一般就会丧失共鸣。通俗歌曲演唱一般是在自然声区之内,在唱法上更像是说唱,在声音和乐感上注重个性化。在咬字上要和说话一般的自然,不需要考虑共鸣的问题,也不需要像民族唱法一样注重声韵,但是效果上看,咬字也并没有不清晰。咬字主要的部位是口腔、唇、舌、齿,语言上要求个性,结合歌手自己的特点演绎出自己的风格。

二、民族唱法的特色和风格

民族唱法主要的背景是中国悠久的文化和语言基础,在唱法上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曲艺、戏曲、民歌等吸取了两点发生的方法。民族唱法是和西洋唱法相对而论的。由于各个地区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思想情感以及生活习惯存在的差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方式。民族唱法又包括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这几种形式,民歌的唱法是在老百姓中产生的,呈现了民族声乐的优秀文化,在演唱方式上也是多样的。

  

在演唱风格上能够体现出民族特色和质朴的情感,这种唱法有浓厚的地方特点,与当地的风俗文化以及当地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味。比如,山东的《沂蒙小调》、山西的《走西口》等等,再就是同样是演唱《茉莉花》,江苏人民和河北人民在咬字和曲调上都是完全不同的。最早民歌的唱法是使用纯真声,这种唱法非常的贴近自然,例如陕北的“信天游”,在高音部分都使用了当地特色的假声,这种原生态的唱法非常有地方特色。民歌唱法声音非常的嘹亮、高亢,能够以声传情。

民歌演唱非常强调韵味、行腔以及吐字,有字正腔圆、腔随字转的要求。民歌唱法将气作为中心,讲究实用呼吸之气和丹田之气,注重以气发力、以气带声、以声传情。民族唱法来源于曲艺和民歌,将表演和演唱融为一体,歌唱的韵味非常让人寻味。民族唱法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发声方法,其声音靠前、较宽的音域以及咬字清晰,在声音上追求甜、脆、圆、亮等民族风格,这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也有是非常独特的。

三、关于美声唱法的特点及风格

美声唱法最早出现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之后伴随意大利歌剧的兴起慢慢成型。这种唱法是在20世纪流传到我们国家的,进过歌唱家们的努力研究,在80年代初,美声唱法在我国已经发展到辉煌的事情,走向了世界舞台。


美声唱法是一种声乐流派,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很多专家都在研究他的训练方法和演唱理论。关于美声唱法的格言是“谁懂得呼吸和吐字,谁就懂得歌唱。”这种唱法的特点就是嗓音的利用和充分调动了人体的各个发音器官,使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演唱时更换声区的发声障碍,注重喉头稳定、胸、腹式呼吸、最佳的声带使用以及和乐器一般的头腔共鸣的穿透力,在声音较高的位置,需要将高、中、低三个音区在一个歌唱状态中统一,并进行头腔共鸣活动,自由的调整声音的强弱和力度,最大程度地让人体的发声器官产生共鸣。为了避免声音的苍白和疲劳要将自然的嗓音条件通过鼻、头腔共鸣结合在一起,让声音更加的圆润、纯正和具有穿透力,音色的流畅会给人带来一种流畅美。

美声唱法在风格上也是不同的。例如,帕瓦罗蒂是美声唱法的典型代表人物,在高音是,他的上赤一般都是露出的,横向张开的口型,拉雷斯就是典型的竖唱法,嘴型拉的很长,介乎二者之间就是多明戈。

四、结语

通俗唱法的“情”、民族唱法的“字”以及美声唱法的“声”,这三种唱法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是它们能够沿着自己的道路不断的发展。分析这三种唱法的特色和风格对认识唱法自身和整个声乐文化结构有着深远的意义。

以上是:【声乐知识】关于歌曲三大唱法的特征!相关内容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

相关百科

demo(音乐)

demo的意思小样或者是片段。音乐术语是指在音乐表演中用来指导演奏者表演的专业术语。其中既包括音乐构成要素,如速度、表情、强弱、调式、和声、旋律等,也包括音乐的时期与流派,如中世纪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等。

叮砰巷歌曲

叮砰巷歌曲(Tin Pan Alley),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的白人主流音乐,19世纪末开始萌芽,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高峰。曾对百老汇音乐剧、好莱坞电影音乐,甚至摇滚乐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它带有好莱坞电影音乐、百老汇音乐剧和三四十年代盛行的摇摆乐的影响。

歌曲

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谱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现形式。词曲一一对应。 歌曲的创作一般有三种方式: 一是先有文辞,后据之谱曲;二是先曲后词,依声填词;三是通过已有曲或词,重新谱写词曲,属于改编或翻唱。 而唱法又分为一人独唱,多人齐唱,多人多声部重唱、对唱、联唱、领唱、齐唱或合唱。 歌曲带给人们的是全方位的听觉享受,优美的旋律使人能够产生高尚的想法,丰富人类的感情,促进他们理解人类情感的深邃内涵,达到心灵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契合。 歌曲是音乐艺术中规模最小、篇幅最短、形成最早和影响最大的音乐艺术形式之一。歌曲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共同度过了漫长而艰辛的悠悠岁月。歌曲深深地扎根,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是人们用来陶冶情操的方式。

曲艺音乐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Solo(音乐)

SOLO是一个英文单词,含义为独奏、单独、单独飞行;在录音设备中S是Solo的意思,就是这一轨单独放音;音乐中Solo的意思为独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