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爵士乐——新时代的新音乐,爵士乐的变革
如果说20世纪前半叶是文化的冲击与新音乐迅猛发展的年代,那么到了20世纪后半页,一切都变得截然不同了。全新的音乐、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演奏以及欣赏方式,这一切都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与观念。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人类文明同样面对了前所未有过的颠覆、破坏和重生。而爵士乐的诞生和发展最蓬勃的阶段,刚好就处于战乱的年代最混乱的环境中,因此,它自诞生之日起,充满了浓郁的市井自由气息。

2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而大萧条尚未到来的短暂平静的十年中,阿姆斯特朗组成了“热门七人组“,唱片只要一发行就会被抢购一空,他们就是其时最热门的流行歌手。小说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曾经在自己的小说中细致描绘着那个”爵士时代“的社会风貌,“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爵士乐在这个年代如此受欢迎,无论是舞会、舞厅还是电影院,以及小型酒吧、俱乐部都少不了爵士乐的身影。随着人们的追捧越发疯狂,原本的小型爵士乐队也变成了大乐队——更多的人、更多的乐器、更大的音量以保证在摩肩接踵的疯狂人群中人仍然能听得到音乐。而这成为艾灵顿公爵、本尼.古德曼、贝西伯爵和格伦.米勒的辉煌年代。
三十年代的“大乐队“,比以往的新奥尔良爵士小型乐队扩大了两倍有余。现在,一个管弦乐队可以包括4支小号,3支长号,5位簧乐器演奏者,还有钢琴、弦乐低音、吉他和鼓组——1943年,艾灵顿公爵管弦乐队整个乐队一共有16名演奏者。很显然,这么大的阵容和编制对乐手们带来了更多的制约,现在,大家不得不依照现有的乐谱进行演奏,展示的是更加有规矩的、优美的管弦乐。萨克斯五重奏还为乐队带来了更加甜美的、柔和的音质。
现在的爵士听起来更加快乐而甜美,早期奥尔良爵士的粗狂消失殆尽。而这种爵士风格,也被称作”摇摆乐(Swing Jazz)“。而与之相匹配的就是颇具有优雅气质的摇摆舞。在摇摆爵士中,通常乐队中的合奏更为简化,同时是作为更为成熟的独奏之间的反复演奏的连复段。而个人的即兴演奏也是主要是密切的建立在旋律的基础之上,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音乐技法的进步。同以前的演奏相比,独奏的演绎更具有冒险性。在大乐队时代结束之后,摇摆乐风格的音乐家仍然坚持这种风格演出,他们的演奏堪称是一种主流的爵士乐。
大萧条和二战时期是爵士乐最后的黄金年代,当战争结束后,大批的美国士兵返回家园,一同流行起来的,变成了摇滚乐。而爵士乐则开始转向一个新的方向。1945年前后,越来越多的年轻演奏家们发现,按照大乐队写下来的乐谱,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他们想返回爵士乐最初诞生时的心态,即兴应该比作曲更重要,现场的表演者才应该是主宰音乐的国王。于是乐队阵容重新变得精简但是技术更为精妙,成为一种新的炫技风格的爵士乐。
比波普爵士(Bebop),或称波普,是一种充满棱角的、拥有强烈的驱动的爵士乐,并且弃用乐谱。精简之后的比波普乐队包括一个小号、一个萨克斯管、一架钢琴、低音提琴和鼓,尽管他们会采用已有的旋律,但是在装饰和变调之后,已经几乎听不出来了。在这场变革中,萨克斯演奏家查理帕克和小号手迪兹吉莱斯皮成为最著名的领军人物,他们拥有令人称奇的技巧和难以置信的演奏速度,并且编织出复杂的和声以及晦涩难解的不协和和弦。比波普是小众的,相比于听众们的兴趣,它更在乎的是演奏的主体过程。
以上就是关于浅谈爵士乐——新时代的新音乐,爵士乐的变革的相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