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什么是音乐旋律?最实用的旋律的概念解释!

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2-12-14

什么是音乐旋律?最实用的旋律的概念解释!

旋律,是音乐的首要要素,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序列。 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旋律是由许多音乐基本要素,如调式、节奏、节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而成。
旋律是由一系列不同或相同音高的音构成。




旋律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旋律对于人的听觉感观来说相当于视觉感观中的线条的概念。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旋律进行中出现的高高低低的音通过节奏的变换形成的一种线条性的 роворапу错落组织,叫作旋律线,将乐谱中的音高位置用线条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形象的旋律线。

也就是说,旋律是和节奏紧密联系的。通常来说,上行的旋律逐步倾向于紧张,而下行的旋律逐步倾向于放松的。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旋律其实指的是曲调。而旋律则可以指任何有音高与节奏的乐音序列。旋律是构成声部的基础,只有先构成旋律,才能产生声部(此处的声部指某旋律在音乐中的位置),从而产生(复合)影响。比如四部和声中的四个声部在进行中分别有各自的旋律进行,而某一具有曲调感的旋律将作为主要旋律声部出现。主调音乐的声部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其中只有一个声部的旋律有曲调感,所以我们习惯的称其为“主旋律”。复调音乐是相互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曲调)相互结合构成的音乐,所有声部都具有曲调感。



在音与音的关系上,又与“和声”(一种同时发响概念,并不是指“和声学”与“和声”作曲知识)相对应,和声是纵向的,旋律是横向的。例如和声音程是两个音同时发响,研究的是两个音同时发响时所产生的听感。旋律音程则指的是两个音分别发响,研究的是两个分别发响时所产生的听感。同样的音程距离,和声音程与旋律音程听感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旋律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基本语言,它体现着音乐的全部思想或主要思想,所以人们常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基础那么旋律做为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在文学语言中,最小的单位叫词素,由词素组成词汇,由词汇组成语句,由语句组成段落,再由段落组成文章。在音乐语言中,最小的单位叫乐素,由乐素组成乐汇,由乐汇组成乐句,由乐句组成乐段,再由乐段组成乐章。




词素是一个字,如“平”。乐素则是一个音,如“2”。乐素与词素一样,是没有明确意义的。而由两个以上的词素组成的词汇,就有了一定的意义,如:“平稳”“和平”“平淡”“公平”……同样,两个以上的乐素组成的乐汇,也有了一定的意义,如“23是大二度上行、是级进式的、是一音一拍。如:“31,是大三度下行、是跳进式的、是一音一拍。由几个乐汇组成的乐句和由几个词汇组成的语句一样,能相对明确地表达部分思想内容、情绪意境。乐句的长度一般为四小节。而由乐句组成的乐段,则可以完整地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情节过程。乐段是音乐作品结构中的最小的单位形式,但乐段又是一个可以做为独立的、完整的单乐段音乐作品而存在。换句话说,单乐段是一个最小的音乐成品,它可以和大的音乐作品一样进入音乐世界。乐段的长度不一,四句、五句、六句、七句、八句都可以组成乐段。二句三句也可以组成乐段,但为数不多。著名的民歌“兰花花”就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乐段。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音乐旋律,以及旋律的概念解释的详细介绍。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