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音源使用黑胶唱盘和数播将多于CD播放器?

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1-22

音源使用黑胶唱盘和数播将多于CD播放器?

音源设备的形式主要有三种:CD播放器、数字播放器以及黑胶唱盘。除此之外,其实还有磁带帮。当中各大厂商新品争相斗艳,而厂商演示所使用的音源也一直吸引着我们的关注。事实上CD播放器的使用在减少,而数播/电脑和黑胶则占据了半壁江山。



80年代CD唱片和播放器推出的时候,黑胶唱片几乎惨遭遗弃,很多黑胶唱片在二手市场中大多被贱卖,甚至是按重量称量来卖,当时的CD市场(不论唱片还是播放器)可谓风光无两。而历史再一次重演,CD也因为MP3甚至更高规格的音乐档案风潮的兴起而被重新审视。但不管音乐档案如何流转,庆幸的是录音母带档案依然在录音师的手里,更多音乐资源通过压缩规格和唱片发行传播,微薄的收益依然维持着唱片行业的运作,也让我们得以聆听到更多丰富的音乐原创作品。
音响发烧其实是对音乐制作源头的追溯以及对还原过程的执着,一言以蔽之就是“高保真再现”,让演奏的声音和音乐高保真地再现给聆听者。早期很多古典的现场演奏多以模拟录音直接录制在黑胶唱片当中,而后期所发行的黑胶唱片大多通过数字音源进行“转制”,因此自然会存在失真和不纯粹。因此旧版的黑胶唱片一直被不少烧友竞相收藏,由于这类历史录音属于稀缺资源,价格也被市场抬高。另外,除了开盘带外,旧版的古典录音大多以黑胶作为重要载体,即使当今录音手段再先进,也发现黑胶这个角色依然无可取代,地位难以撼动,复兴潮的产生也让我们对黑胶和模拟录音有了更多深度的认识和理性的审视。




而CD唱片,日常我们也称为CD光盘,内部信息均为0和1二进制的数字编码,按照SONY和飞利浦当年的白皮书规格,CD制式均为16bit/44.1kHz,而SACD则为DSD2.8MHz,绝对足够人耳发烧聆听的程度。随着音响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烧友的追求逐渐向更高的规格迈进,这些音乐档案的容量已经超过了CD早年制定的规格和物理存储,于是音乐档案和高端解码开始绕开CD这个传统的载体,也迎合了年轻发烧友以及数字音源玩家的青睐。



数字音乐的消费发展,据我们观察,经历过有损存储、无损存储再到在线播放的阶段。在线播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流媒体”,其最大的好处是资源实现了共享,这一切都感谢高带宽互联网的普及,让更高规格的音乐流得以进入寻常百姓家,试想一下如果宽带还以“电话拨号”的方式来上网,那么大家手上有再好的资源都难以共享,很多娱乐的方式都会停滞不前。



的确,这种全新的获得音乐资源的方式在不断冲击着传统唱片的销售,不过值得可喜的是现在在线资源的发展逐渐成熟,很多流媒体的平台都以有偿的方式进行运营服务,消费者也逐渐培养出付费聆听的观念,这种市场发展是良性的。如果资源都能以有偿的方式进行传播,那么传统唱片所受的冲击则更多转化为良性的竞争和平衡发展的关系。毕竟正如上述所言,目前很多原创的音乐发布途径依然从录音室输出,而在数字录制为主的今天,CD唱片依然是重要的输出渠道,因此尽管你发现使用CD播放机的人在减少,但不代表它会消失,因为CD的存在依然有它合理的地方,这一点跟书籍是否会消失的问题很一致。事实上,实体载体对文化创作者具有更好的保护,但不得不承认的是,CD唱片这种方式可能会不断减少,置于是否会消失我们不好说,这个观点还得留给唱片行业去解答。但总来的说,CD唱片的走向最终会影响CD播放机的销量和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音源使用黑胶唱盘和数播将多于CD播放器的详细介绍。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