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2-12-07
首先要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一、音是怎么来的。
1、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乐器是将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音,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2、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主要性质,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长短最为重要。音的高低决定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越低。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音的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强;振幅越小,音越弱。音的长短决定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音的延续时间越长,音越长;音的延续时间越短,音越短。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管乐器和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
二、音阶
音阶的定义,音阶(Scale)指调式中的各音,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音阶是调式的一种形态,全称叫做调式音阶,音阶一定是调式,调式不一定是音阶。调式就是我们听歌曲所听到的旋律。音阶也是旋律,它只是旋律的一种。根据调式所包含的音的数量可分为:"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等。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五声音阶(Pentatonicscale)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do)。自然七声音阶,是应用最广的七声音阶,其音程组织每个八度之内有5处全音,分成两个一串和3个一串,两串之间以半音隔开。
三、乐音体系
1、乐音体系的定义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2、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表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x”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还原用“”表示。
3、音域与音区,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音域中的一部分是音区,音区可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三种。体现在音乐的表现中,一般来说:高音区清脆、尖锐;而低音区则低沉、浑厚。
4、在音乐中,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调式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叫大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小调式也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样音程最能说明调式的色彩。在大小调体系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Ⅰ、Ⅲ、Ⅴ级。这三个稳定音级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第Ⅰ级最稳定,而第Ⅲ级和第Ⅴ级的稳定性较差。三个稳定音和它们的稳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和弦共响时才能表现出来,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和弦时,则不具有稳定性。第Ⅱ级、第Ⅳ级、第Ⅵ级、第Ⅶ级是不稳定音级,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显露出二度关系进行稳定音的倾向。
四、音程
1、音程的概念,在乐音体系中,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做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高的音叫“上方音”(冠音),低的音叫“下方音”(根音)。
2、音程分为旋律音程,和声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先后发声,叫“旋律音程”,同时发声的,叫“和声音程"。音程的名称是由音程的度数和音数而决定的。音程中两个音在五线谱上所占的线与间的数目,叫"度数"。同一线上或同一间上的两个音,就叫"一度音程",在相邻的线与间上的两个音,就叫"二度音程",依此类推!音程中的两个音所包含的全音,半音的数目,叫“音数”。用整数,分数和带分数来标记。
乐器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认真努力就一定能看到成效。但是基础很关键,如果不系统的学习,就会造成知识点杂乱。容易忽视基础练习与乐理知识,给后期进阶创造难点。使得新曲目无从下手,出现错误不自知,养成坏习惯难以改正。
乐器学习就像一条单行道,学习的程度就是每个人在这条路上走过的距离。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每个人学习乐器的目的不一样,可能有的人只是想弹唱而有的人还想深究,只要你坚持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且达到你自己的标准就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的基础是乐理知识和坚持每天练习,只有基本功扎实了,后面才能得心应手,手到擒来。所以学习请尽量保证高效率的练习时间,这样才会熟能生巧,练得多了,自然就会出现肌肉记忆。
乐器学习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