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的起源是怎么样的?
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古筝于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故得名秦筝,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关于古筝的起源,仍无定论。
唐代赵磷《因话录》中记载:“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宋代的《集韵》也支持这种观点:“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当然除了父子争瑟的说法而外,还有兄弟争瑟,以及姊妹争瑟的说法。日本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古筝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
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弦、13弦、18弦、23弦、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有用)
(没用)
筝(乐器)
古筝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
拉弦乐器
膜鸣乐器
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