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弦乐器有哪些?
琵琶
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二胡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瑟
瑟,汉族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琴
琴发明于伏羲时代。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就如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那样。
弦乐器的发声原理是什么 ?
弦乐器的发声机构,是一个从机械运动变为空气振动的能量转换系统。弦是声源体,对发声起策动激励作用;音板以至整个共鸣箱在与弦的耦合作用下,既起向空气扩大辐射振动面积的作用,又影响乐器发声中各个谐波频谱的形成,即对乐器发音起放大”和“润色”的重要作用。
弦振动包含一系列复杂运动,其总振动系由多种不同的振动形态组成。横振动是最基本的,其全长振动产生基音,决定该弦音高;分段振动产生一系列谐音(泛音),决定音色;振动幅度决定音强。纵振动是随横振动引起的沿弦长方向的周期性伸缩位移运动,对横振动起增强某些谐音振幅的作用。扭转振动是有些激发方式产生的一种振动形态,如用弓擦弦或手指拨弦,都会迫使弦发生扭转运动,对改变音色起一定作用。
(有用)
(没用)
小提琴
吉他
弦乐器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
拉弦乐器
膜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