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音准

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有些乐器在制造或调音时就有音准要求。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与适宜的演出环境。

音准

音准

音准调节

除打击乐等无音高乐器以外,根据音调的可调节性,乐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固定音高
音高必须在演奏前就调好,如钢琴、竖琴、定音鼓、木琴、钟琴等,为了能够适应各类调性的乐曲,必须用

平均律调音;
空气温度也会影响到音准。就钢琴讲,根据物理学定律,气温升高,使弦膨胀,波长变长,音变低;气温降低,使弦收缩,波长变短,音变高;即音调与温度呈反比关系。

浮动音高
音高由按键来确定,这类乐器包括有键的铜管和木管,通常按照平均律确定按键的位置(铜管的各级泛音是纯律,长笛和单簧管的十二度超吹则是五度相生律的十二度音程),在吹奏过程中音高还可以通过嘴形和气息的控制进行微调,让曲调倾向于其他音律;


自由音高
音高可以连续变化,这类乐器包括弦乐器、长号和人声,它们能够奏出任何音律体系中的任何音高,其中弦乐器由于采用五度相生律的定弦方法,独奏时往往会无意识地奏出符合五度相生律的音程,而当弦乐与钢琴合奏时又会向钢琴的音准靠拢,从而奏出平均律的音程。
当然,这种分类不是绝对的,例如吉他,由于指板上品的存在,它属于固定音高乐器,然而由于按弦的位置不同,或运用某些演奏技巧(如滑弦),音调会有所改变,此时它具有浮动音高乐器的性质。手风琴、口琴由于受簧片的影响,它们也可以认为是浮动音高的乐器。弦乐器在遇到空弦时,应该当作固定音高乐器来处理。

音准调节方法

不管什么类型的乐器,音高都是可以调节的,这里的调节指的是演奏前的准备工作,作好调节工作,可以使乐队的音准保持一致。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类乐器音高的调节方法:
钢琴
钢琴有88个音,每个音都同时由3根琴弦产生(只有在低音区是1根或2根琴弦),因此这3根琴弦必须具有完全一样的音高。钢琴按平均律定音,早期完全依靠调音师的耳朵,音准仪问世后,调音的速度和准确性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而且它比人的耳朵更具有科学性。



音的高低决定于鼓皮的大小,小军鼓和大鼓是无音高乐器,用鼓侧面的螺丝可以调节音高,但实际意义并不大。现代的定音鼓靠调音杠杆来调节音高,调音原理和大鼓是一样的,但这要比大鼓方便得多,音准可以跟钢琴、吉他或长号作比较,也可以用音准仪测量。
弦乐器
调音仅限于空弦,主要依靠调节弦轴来实现。低音提琴和吉他的弦轴用的是带齿轮和螺纹的微调装置,它们的调音比木制弦轴方便得多。所以,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上大都使用弦钩,用弦钩上的微调螺丝更为方便,况且弦钩的不会影响音色。
竖琴
竖琴有46根琴弦,演奏前必须调音,它的调音比钢琴方便得多。


管乐器
因为影响管乐器音高的因素很多,例如管长和按键的位置等,这些因素都是可以调节的,所以管乐器是调音步骤最复杂的乐器。
现在,音准仪被广泛运用在调音中,音准仪实际上是测定波长的仪器,它能自动把波长转换成音高,并显示音的偏差(以音分为单位)。音准仪在使用以前必须给一个标准波长,即a1音(小提琴和中提琴上的A弦)的波长,通常为78cm(440Hz),某些乐队也采用435、441等各种值,随着季节的变化,这个值应有所不同研究表明,人对音和波长的感觉呈等比关系。例如把a1定为78cm(440Hz)后,a3就应定为19.5cm(1760Hz),反过来A就应定为3.12m(110Hz)。当然,在钢琴和乐队中,遵循等比数列并非是好事,因为在和声中它会破坏的音的结合性,因此使用音准仪时,还是严格遵循仪表上的数值为好,始终把每个音都定在音准偏差为零的位置上。

音准训练

音准训练是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培养习乐者对音准的判断力,大多数初学者不具备准确的音准判断力,需要进行大量反复地练耳训练,通过听觉强化对某一个音的手指触弦位置和按弦力度的练习,以准确的控制音高。
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让习乐者进行视唱练耳训练达到准确的控制音准,但这需要专门的课程培训,花费较多的时间。尤其对胡琴和小提琴等无码位弦乐器,不像钢琴、扬琴和琵琶、吉他等有明确的音高演奏位置和码位,其音准须通过听觉和控制手指触弦位置、按弦力度来协同控制,更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训练。


传统训练方法包括:1.在乐器上标记音位刻度,希望习乐者通过视觉帮助解决音准问题,但如果音位刻度不准确,会导致习乐者的听觉误差。即使在手指触弦位置正确的情况下,也会因为手指触弦的力度偏重或偏轻而产生音准偏差的现象。2. 用电子琴示范演奏教师陪练方法,这样需要老师和学生在时间上的配合才行,不适用于学生个人练习。另外,这些方法缺乏对所演奏音和与之相对应的同音高标准音的差异进行量化指示。
电子校音器是一种测量乐器声音波长并指示音名及音准偏差的电子仪器。也有一些老师用电子校音器对习乐者进行辅助音准训练,电子校音器能够显示组序(弦序)、音名及音准偏差,但是不能显示所校音的音高,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电子定音器也作为习乐者进行辅助音准训练的工具,电子定音器是一种能发出乐器各个琴键或琴弦标准声音的装置,所发标准音与实际乐器发音比对,从而达到校正乐器音准的目的,目前的定音器一般是通过单个按键或一组双向选择键来逐个发出所存储的标准音,要找到所需的标准音,要经过多次按动按键才能实现,使得习乐者对乐器中相邻或相近的琴键或琴弦所发音的高低变化规律根本无法表达,既繁琐也不直观,而且也不能显示标准音的音高,这样对于习乐者和音乐爱好者来说很难将音高的感性认识与乐谱中的音高标注位置紧密的联系起来。

合唱音准

小学阶段合唱团成员的年龄一般在6岁到11岁,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团体,针对音准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学生本身的原因
首先,一二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音准、咬字、句式都受到限制,因此对音准的感觉是相对差的。六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处于变声期,嗓子易疲劳,对音准也很难把握。
其次,每个人对音准的感觉是有差别的,有的是天生的(乐感)音准很好,有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乐感很好。单声部演唱是培养和判断音准最好方法。在单声部的练习中,对于音准不是很好的同学总会在演唱中不断寻找准确的旋律作为依靠。有些同学本身不知道准确的旋律是什么,有些同学他们脑海中虽然知道却无法准确地唱出来。对于这些同学,他们一旦失去了那些音准好的同学作为依靠或者旋律出现转调又或者出现临时的变音记号时就会出现跑调。


2、伴奏、指挥及歌唱环境的原因
伴奏是合唱中很重要的因素,有时伴奏的不当会使队员找不到准确的音高,高低声部通常是合唱中的薄弱部分,伴奏在演唱中过分突出低声部的旋律时会使高声部出现音准问题,更严重则会出现节奏上的问题,反之亦然。指挥是合唱团队的领导者,指挥的不当提示也会造成音准问题。例如在合唱中指挥给了过高或过低的手势,或太注重合唱团队的表情使队员情绪紧张,又或指挥者忽略了某处的变化音的提示等等,都会造成合唱团的音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