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吹奏出凤鸣的中华古乐器——笙的传奇来历

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3-03-08

吹奏出凤鸣的中华古乐器——笙的传奇来历!笙是我国古代的吹奏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也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唯一可以吹奏和声的乐器。

笙的外形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说文》中说:“笙,十三簧,像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

凤凰历来都被看成是音乐之鸟,传说黄帝时期的乐师伶伦创造十二音律,就是受到了凤凰之鸣的启示。《说文》中指出笙的外形像“凤之身”,即是把竹管的参差不齐比作凤翼。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中音柔和,低音浑厚,故有“凤鸣之音”的美誉。关于笙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古代有一位爱好音乐的皇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一只美丽的神鸟(即凤凰),并听到了鸟鸣。她被这动听的声音深深吸引住了,可是神鸟很快就飞走了。

皇后回去之后,始终对神鸟的样子和声音念念不忘,竟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皇帝为了让他开心,就命令天下的能工巧匠制作一种类似神鸟的器物,不久,便有人制作出了这样的器物。

皇后见了大喜,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皇子,因此就把这种器物命名为“笙”,而它吹奏出的音乐就被称为“凤鸣”。

关于笙的起源,史书上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笙已经非常流行了。由此可知,笙的历史非常悠久,最少在3000多年以前就诞生了。


西周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后,建立了礼乐制度,在很多礼仪场合上,常常以笙为主要的演奏乐器,而其它乐器则只是点缀。

战国时期的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曾经在他的著作《墨子》中发表过音乐无用的言论,在他看来,一切娱乐活动都是没有必要的,可是他自己却非常喜欢吹笙,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确实非常流行“笙”这种乐器。

笙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乐器,被广泛地用于各种音乐之中。直到现在,笙仍然是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主要演奏乐器,比如侗族、苗族、彝族等。

史家之韵——借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韵味!

以上是:吹奏出凤鸣的中华古乐器——笙的传奇来历!相关内容,看完你知道笙的传奇来历了吗?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

相关百科

笙,是起源于我国的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抱笙

抱笙是芦笙的一种,是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古称卢沙。苗、侗、水语都称梗 。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侗语又称梗览、梗览尼、梗劳等。瑶语称娄系 。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历史悠久,形制多 样,音色明亮、浑厚,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经过 改革,已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竹笛

竹笛,汉族乐器名,中国传统乐器。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 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 ,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