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跨越千年的拨弦,古琴的魅力的展现

分类: 乐器知识

日期:2023-01-05

跨越千年的拨弦, 古琴(乐器)的魅力的展现

经过历史沉淀的传承最能触动人心,拨弄琴弦,从三千年前传出一声声婉转悠扬的琴音,让人沉浸在古人的艺术中,仿佛跨越历史长河与古人对话。古琴又被称为七弦琴、瑶琴。作为传统乐器的代表,被赋予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要义,自然也就被视为“四艺之首”“八音之首”。它的起源,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关于古琴(乐器)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此时人们皆忙于生计,丝竹管弦之声不甚流行,直到先秦时代,古琴便在文人雅士中流行起来。公元前六世纪所作的《诗经》中,曾多次提及“琴”一字。如“琴瑟击鼓”“琴瑟友之”,就当时而言,琴已经成为了人们修身养性的工具。春秋时期,琴便成了正统音乐,各诸侯国也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乐师,最为出名的则是晋国师旷。此人乃晋悼公时期的宫廷掌乐太师。他所作的《阳春》《白雪》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据说他能与走兽交流,抚琴时有凤凰来仪之异象。

到了战国时期,古琴(乐器)的发展更为迅速,其中也衍生出了一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俞伯牙钟子期,两个身份地位相差甚大的人,却能以古琴会友。由此可见,真正的艺术不在高堂之中,也不在乡野之间,而在人们心中。有缘之人,自然能引发共鸣。

西汉时期,人们抚琴的技艺已十分娴熟。《淮南子》中记载,双目失明之人也可按准琴弦位置,绝不走音,手法娴熟像小虫飞舞。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君子皆讲究雅致,他们不但听琴音,还谱琴曲,让古琴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的古琴已经由半箱式变为全箱式,而魏晋南北朝对古琴最大的贡献便是创造了徽。徽的产生时期争议颇多,但最早出土的文物“嵇康弹琴图漆盘”上,可见琴身上多处徽的标识。



而嵇康又是魏晋南北朝中竹林七贤之一,有这一证据在,如今大多支持徽于魏晋南北朝产生。此时的古琴,已经形成七弦两足十二徽的形制。到了唐朝时期,国泰民安,人们越发追求精神上的富裕,便将目光投向古琴的制造。《琴史》中记载“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琴,三曰妙指,四曰正心。”它将古琴质地排在第一位,足见重视程度。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写诗曰“蜀琴木性实,楚丝音律清”。

唐朝制琴工艺究竟如何,为何会得到这么多人追捧?如今故宫中仍藏有的“九霄环佩”、“大圣遗音”等唐朝名琴,给出了答案。“大圣遗音”通长120厘米,肩宽20.5厘米,尾宽13.5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琴面呈半椭圆状,通身桐木,紫檀岳尾,外罩黑漆,金徽、雁足皆为玉质。通身写着奢华大气二字,它不单单是一把古琴,更是一件艺术品。此时的古琴已经有了专门的记谱法,晚唐时期唐柔又创建字谱。唐朝古琴虽然兴盛,但胡乐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给它造成了冲击。

宋朝时期,国家重文轻武,让古琴文化战胜靡靡之音再次发展起来。就连宋太宗赵匡义也是古琴的狂热者,他不但增作九弦琴,还造新谱三十七卷。上行下效,在这股东风下,古琴蓬勃发展起来。在此时期,古琴渐渐发展出流派,其中最早出现的便是“浙派”。其创始人是郭楚望,浙派古琴弹音明显增多,达到了“声少韵多”的地步。《琴论》中曾说“京师过于刚劲,江西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




宋朝浙派古琴(乐器)指法变得单一,双牵手、全牵等指法已经不复存在,这一变化一直影响到明朝。元朝时期,蒙古族当政,汉族文化地位一落千丈,古琴也没能幸免于难,此时的古琴成了文人抒发郁结情绪的工具。明朝时期,皇帝对古琴的追求远甚于宋朝,如明宪宗亲自制“洛象琴”,龙池两侧篆书“地平天成,神龟出洛,戢癶禹勲,崇德作乐”。短短几字,无一不彰显帝王霸气。由此可见,明朝时期的古琴,不但重形,还重意。若弹琴时心烦意乱无法凝神静气,那弹出来的不过是泛泛之音。在文人志士的推崇下,古琴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艺术,而是富有精神的文化。



清朝时期, 古琴(乐器)已经经过千年沉淀,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乐器。后来在印刷术的加持下,古琴谱得到广泛流传,古琴也由达官贵族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琴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场面,比较出名的则是诸城派、闽南派、虞山派、广陵派。可到了清朝末年,列强的入侵让清政府无暇保护文物。古籍的丢失,也让古琴从巅峰跌落到谷底,数个朝代的努力,差点毁于一旦。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末,古琴因战乱、政策遭遇了不可磨灭的打击。琴派衰败,古琴大家惨遭批斗,直至二十一世纪国家重视古文化传承,古琴才开始又进入人们的视线,重新迎来恢复期。古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它在数次更迭中发扬光大。2003年古琴申遗成功,向全世界演绎出了自己的风采。如今先辈给我们留下二百多琴谱,三千多琴曲,这不但是文化发展的活化石,还是价值不可估量的瑰宝,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以上就是关于跨越千年的拨弦,古琴的魅力的展现的详细介绍。

资讯发布者

一切为了电音
关注TA

相关百科

古琴(乐器)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拨弦乐器

拨弦乐器是弦鸣乐器的一种。可以通过使用者的不同操作来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琴弦的震动来达到使用者演奏、抒情的目的。演奏者主要通过拨弦来完成演奏。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概述 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盏(中国古代)、乐杵(中国台湾省)、乐杯(欧美)和贾尔达伦格乐碗(印度)等。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弦鸣乐器

弦鸣乐器, 由绷紧的、 振动的弦为声源的乐器的通称,通常用"弦乐器"称呼。当需要精确的、以乐器学、声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根据激励方式,它的三大基本类型分为:擦弦(friction)弦鸣乐器、击弦(struck)弦鸣乐器、拨弦(plucked)弦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