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独特的“拉威尔式”的音乐风格,搭建起一座连接古典与现代的音乐结构桥梁

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3-03

独特的“拉威尔式”的音乐风格,搭建起一座连接古典与现代的音乐结构桥梁

一、马拉加舞曲
1、结构特征

《马拉加舞曲》在整首作品中充当着“谐谑曲”的角色,材料运用相当自由。这在通常以严谨自居的拉威尔作品中是不常见的,但其曲式结构还是一个带有引子的比较规整的三部曲式,结构图式如下:
引子(12)+A(22)+B(48)+A'(12)。




乐曲开始12小节的引子在 a 小调上奏出,采用固定低音进行。A 部分从13小节在 A 大调上进入,第19小节在固定低音基础上加入半音化进行。B部分是一个比较长大、综合性的部分。A主题节奏感强烈,在对力量快速大胆的炫耀中展开,表现出轻松愉快的风格;B主题旋律则类似于第一乐章《夜之前奏曲》,速度较慢。“前奏曲”的下行动机在连接句中出现,紧接着A'部分从第83小节开始“减缩再现”,音乐在轻柔的琶音中收束。





2、音乐内涵

《马拉加舞曲》,这是一首具有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马拉加地区的民间歌曲与舞蹈特点。该乐曲源于西班牙的马拉加,曾被许多西班牙作曲家在作品中使用,通常为3/8拍,速度为“适当中速”。拉威尔选用原舞曲体裁却一改通常所用的3/8拍子,而是采用了3/4拍子,写成现在这首篇幅短小、色彩艳丽、技术新颖的乐曲,使音乐显得更加自由。速度则要求适当轻快。
《马拉加舞曲》以弦乐低沉的拨奏和木管乐器低声的席卷而过的音型开场,预示了不祥的征兆。嘹亮的小号像一个斗牛士一样伴着强烈的节奏紧张地闯入,主题旋律由加弱音器的小号奏出:1=C 3/4。

这个主题具有明快的舞蹈风格,经过小提琴的应答之后,又回到了由英国管独自吹奏出一段带有东方色彩的引起回忆的主题旋律:1=B 3/4。




二、哈巴涅拉舞曲
1、结构特征

《哈巴涅拉舞曲》在这里扮演了“行板”的角色,2/4拍,为二段曲式,其结构图式如下:
引子(8)+A(10)+B(11)+A'(10)+B'(16)+尾声(7)。
乐曲的引子用持续的八度音伴随大量的分解和弦,营造出空灵幽静的氛围。这种持续音一直在全曲延续,三连音最后一个音同二八节奏型第一个音连贯起来,使整首乐曲节奏显得松散却又紧凑,给我们带来摇曳、欢快和不断前进的舞蹈感觉。A 段的旋律节奏比较舒缓,B 段的旋律稍显活跃。在 A'和 B'段中音乐材料不变,但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增加了乐曲的弹性,让这首短小的舞曲更加精致。属持续音是拉威尔这首作品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一直贯穿全曲,在不断变化的和声色彩中支撑调性。




2、音乐内涵

哈巴涅拉是一种三拍子的舞蹈,起源于古巴哈瓦那的一种较慢的二拍子舞曲,19世纪中叶(即1850年)传入西班牙,在西班牙有很大发展,而且广泛流传到欧洲各国,在法国也引起很多作曲家的兴趣。拉威尔在童年时,母亲经常对他唱《哈巴涅拉舞曲》的旋律,这是她母亲过去在马德里舞会上听到的一首曲子。《哈巴涅拉》源自于他1895年创作的一首钢琴作品,后改为管弦乐。这也是拉威尔最早写出的一个乐章,他在这一乐曲的创作中,运用“哈巴涅拉”典型的舞蹈节奏型做伴奏。乐曲为升f小调。由慢板开始,高音域的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唱出了经典的“哈巴涅拉”风格。引子之后,双簧管和英国管吹出第一主题(A),曲调具有浓郁的西班牙民间色彩。轻松、活泼,中间贯穿三连音节奏:1=A 2/4。




接下来由小提琴演奏第二主题(B),它们用“××× ××”节奏型,是音乐别致而富有动感:1=A 2/4。
第三主题由长笛吹奏,情绪更为热烈、活泼:1=A 2/4。整个乐曲短小精致,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这个乐章的调式使整个的气氛宁静而舒缓,让人感受到在地中海阳光下缓慢而踏实的感觉。

旋律是横向的,音符一个接着一个。音乐结构是附加在这个音符线上的东西。取得音乐结构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和声(harmony)。一个人不能给自己的声音配上”和声“,他需要一位朋友与他一起唱,或者需要一把吉他来弹拨。

以上就是关于独特的“拉威尔式”的音乐风格,搭建起一座连接古典与现代的音乐结构桥梁的相关分享。

资讯发布者

喜欢电音,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关注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