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2-21
乐理知识——中国爵士乐的流行趋势
在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传入中国上海之后,后来传播更加广泛,到武汉、广州等地方,也都初步成立了一些自发组建的爵士乐队,[4]虽然是来自西方的外来音乐形式,但是国内并没有对其进行排斥和抵触,反而十分欣然接受并快速融入本士的一些音乐形式之中,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国内音乐发展面临着急需创新发展的状况,爵士乐的出现刚好满足发展创新的需求和满足了听众们对流行音乐的疲倦心态。在舞厅、电影院崛起的时候,流行过爵士乐曲《夜上海》和《玫瑰攻瑰我爱你》,也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后来由于战争的因素爵士乐和国内音乐艺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发展滞缓,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政策使得爵士乐和流行音乐又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与发展,到90年代的由周万荣组建的老年爵士乐队,到后来的周杰伦等流行歌手,都对爵士乐展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创作热情。爵士乐和中国传统音乐形式有机融合,是现在也是未来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爵士乐对我国的影响?
1.1对流行音乐
随着20世纪20年代爵士音乐引入国内,在国内音乐风格和形式上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典型作曲家有黎锦光和陈歌辛,黎锦光是利用各式各样的民间小调丰富歌曲的艺术性,再加入爵士音乐中的伦巴、探戈等节秦元素丰富歌曲的节奏。陈歌辛主要创作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也是采用了爵士乐中切分音和重拍移位的特色节奏和中国传统三段体结构调式,也是在中国传统音乐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爵士乐的引入和创新
在声乐演唱和创作方面,国内也受到了爵士乐的演唱风格和形式的影响,爵士乐中歌唱者演唱风格较为宽松自由,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即兴变化,使用嘶吼、假声、哭泣等演唱方式辅助演唱,或者加入一些额音和滑音等。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周杰伦的一些说唱歌曲,如《双节棍》《龙拳》都是运用了爵士乐中的布鲁斯节奏,在演唱过程中周杰伦还使用了吐字不清的演唱方式使其表演更具特色,在说唱的创作过程中,周杰伦还融入了爵士乐中的重拍移位等特色节奏,使得听众了获得了耳目一新的听觉享受.除此之外,《在梅边》也将中国传统曲艺中的昆曲艺术形式和爵士乐中的节秦唱法相结合,给听众们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
1.2对乐器演素
爵士乐不仅对流行音乐的创作和演唱带来了巨大改变,对器乐演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典型是爵士钢琴的产生和发展。爵士钢琴主要是对当时比较流行的歌曲进行改编和演奏,主要使用的是爵士乐中的特色节奏,例如切分音、重拍移位、拉格泰姆、布鲁斯节奏等和一些以往不常用的七和弦还有九和弦等,这种节奏感极强的音乐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广泛好评,比较火的演奏一些爵士乐的乐队是上海的"老橡树皮乐队”,典型的爵士钢琴曲是《夜来香》。由此开始也有大量音乐从业人员对爵士乐展开了深度和广泛的研究,纷纷出书或者发行光盘等,将爵士乐向更多的国内听众传播。
爵士乐是以什么为中心的艺术?
那么,大家知道这些著名的爵士乐音乐的作曲家吗? 是否听说过作曲家?
笔者对这些曲子的作曲家并不了解。 准确地说,并不是感兴趣的部分。
笔者关心的就是 "By(演奏者)"。 爵士音乐与古典音乐不同,因为爵士乐是以演奏者为中心的音乐。
与连细腻的表现方式也要根据作曲家的意图和乐谱准确表现的古典音乐不同,爵士乐的乐谱很简单。 有人会说 '这是乐谱吗?'。
看着只有旋律(Melody)、和弦(Chords)等简单标示的乐谱,演奏者用自己的感性、自己的技巧(Technic)、自己的想法等自由演奏。 甚至有时候不按照乐谱中出现的节奏或和弦演奏,而是按照演奏者的意志演奏。(因此爵士音乐的最核心是即兴演奏)
(左-古典乐谱 右-爵士乐谱)
也就是说,爵士音乐并不是作曲家意图的重要音乐。 而是重视演奏者即兴演奏、演奏者的编曲、演奏者的风格等,以演奏者为主的音乐
以上是:乐理知识——中国爵士乐的流行趋势的相关内容。
巴萨诺瓦
新奥尔良爵士乐
融合爵士
迷幻爵士
自由爵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