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曲 套曲 视频 工具 音乐人

乐理知识——在合奏中形成和声

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2-27

乐理知识——在合奏中形成和声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中央统一指挥的合奏中形成和声,决不能荒腔走板、变味走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谆谆教诲,既敲响了警钟,又明确了方向,值得每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警醒和自律。
合奏是指许多乐器分别按不同声部演奏同一首乐曲。相比独奏,合奏难度更大、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一部波澜壮阔、荡气回肠,或悠扬优美、撼人心魄的音乐作品,都是管弦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多种乐器门类,按照各自的声部和曲调发声的结果,是不同门类乐器各司其职、默契配合的结果。指挥是乐队和乐曲演奏的灵魂,指挥者根据其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对各门类乐器特点的充分了解,用有张有弛、有收有放和抑扬顿挫的肢体语言,进行组织协调与统筹,从而组织演奏出一首完美的合奏乐曲。
合奏首要的是“听指挥”。一支乐队是这样,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切行动听指挥,才会步调一致、整齐,才会齐心协力、同行同向。我们干事业、做工作,一切行动听指挥,就是要听党的指挥,听党中央的指挥,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指挥。党是定海神针,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习近平总书记是掌舵人,领航定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切行动听党指挥,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向前推进的基本经验。只有一切行动听指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才能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合奏就是合力奏响“同一首乐曲”。合奏绝不是各吹各的号、各奏各的调,它必定有一个主题贯穿始终,有一个主旋律从头到尾。我们干事业、做工作,同奏一首曲,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每个人都应该想清楚、弄明白“我是干什么的?我该干什么?我不该干什么?”做到准确发声、及时发声,特别是敢于并善于去杂音、净噪音、除乱音,共同捍卫主题的纯粹鲜明,共同维护主旋律不变调、不走板。
合奏得“按不同声部”进行。一首乐曲由不同的声部组合而成,各乐器组按不同的声部演奏各自的曲调,这些曲调综合在一起,正是这首乐曲的全部。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合奏的题中之义。“同奏一首曲”,并非千篇一律,不考虑各自工作实际,而是要求善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干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敢于担当作为。只有寓个性于共性之中,寓不同声部于同一首乐曲之中,才能创作出一部宏阔伟大的音乐作品。


大小调和声如何调整?


大小调和声,是建立在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基础之上的一种和声体系。大小调音阶各音之间的关系,决定着这个体系基本语汇的构成以及应用的逻辑。大小调和声使用的和弦,是按三度叠置的原则结合起来的。这个原则已被音乐物理学证明与泛音列棗反映发声物体振动规律的音高系列有直接联系。
作为一种历史风格,大小调和声曾盛行于欧洲巴罗克至浪漫主义阶段的音乐实践,是为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等音乐家共同运用并为之不断创新发展的和声体系。到了十九世纪和声又分自然音体系与半音体系。这既是同一体系不同历史阶段风格特征的表现,也是和声学由浅入深两个阶段的标志。瓦格纳之后,大小调和声在音乐中的统治地位,虽然因为德彪西为代表的和声革新浪潮的冲击而让位于其他的写作风格;但作为一种高度成熟的体系、一种客观存在于大部分已有音乐文献之中的创作原则,它仍然在相当广泛的领域中继续发挥作用。一般的音乐教育都把它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对于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学家的培养,这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为数不少的一批作曲家,仍然部分地、甚至全部地采用大小调和声技法进行创作。




和声如何创作?


一般的和声教学,都愿意以四部合唱作为写作训练的基本形式。这样做,不仅是因为这种形式简单、明晰、易于掌握,而且也是由于它恰好与大小调和声早期实践的常见形式一脉相承。通过这种形式的写作训练,有助于达到对整个体系本质上的理解。此外,四部和声的结构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音响结合的普遍规律,把它作为和声写作基础训练的中心课题来做,亦有得于向室内乐、交响曲等更复杂的创作形式过渡。声部名称、音域、记谱法四部和声的写作中,各声部的名称分别为高音声部(一般也称“旋律”声部)、中音声部、次中音声部。在三度叠置的和弦系列中,三和弦只有三个音,七和弦 有四个音,九和弦有五个音,还有六个、七个、以至音数更多的和弦。这些音数不等的 和弦在四部和声中,必然会遇到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的问题。除了考虑和弦的音数差别,音的重复与省略还有更重要的出发点,那就是和弦的音级地位以及各和弦音在和弦结构中的地位。由于这里的情况变化多端,需要结合着每个和弦的使用而具体地加以研究,故先不作一般性的概括。排列法从声部间的距离来看,四个声部的排列有两种基本形式:开放排列棗上方三个声部相邻者之间的音程在五度以上(但不可超过八度),可获得协调、均衡的和声音响,个别声部的进行亦比较清晰。密集排列棗上方三个声部相邻者之间的音程不超过四度,可获得[FS:PAGE]浓厚、浊重的和声音响,带状的线条将掩盖个别声部的进行。写作中,两种排列法均可根据音乐表现或声部进行的需要,分别、交替或混合使用。作为和声基础的低音声部,它和次中音声部的音程不涉及声部的排列形式,一般允许在同度 和十二度的范围内活动,最大距离不应超过十五度。上方三个声部相邻者之间的音程超过八度,或低音与次中音声部间的音程超过十五度,叫做超开放排列。这样的写法会影响和声的凝聚力,应当避免。


以上是:乐理知识——在合奏中形成和声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