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理基础
日期:2023-01-01
《丝竹》:李渔讲女子乐器演奏美学
李渔对于音乐艺术有极深的造诣,他年轻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戏班李家班,携带姬妾家眷跋山涉水到各地游历演出,晚年时,他把自己的戏剧艺术理论与生活演出经验加以总结,就有了《闲情偶记》这部著名的讨论生活艺术的书,其中的《丝竹》篇表达了他对于管弦音乐与生活艺术的诸多独到见解。所谓“丝竹”,分别指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器与箫笛之类的管乐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艺术中,丝竹之乐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许多文人墨客都为此写下了精妙的诗词篇章。如白居易写《长恨歌》,其中有诗句“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写出了皇宫里歌儿舞女随着舒缓悠扬的琴箫之声而轻歌慢舞的情景;《琵琶行》中感叹“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可见上至宫廷贵妃,下至民女商妇,丝竹之音与美女佳人总是如影随形的。丝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在舞台表演中更是不可或缺。李渔作为明末清初的一位戏曲大家,对女子丝竹之乐有其独特且系统的看法。在《丝竹》一文中,李渔以“丝”中的琴、瑟、琵琶、弦索、提琴为例,“竹”中的箫、笛、笙为例,分别讲述了女子和这些乐器的审美关系。

人人都知道琴声最佳,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耳福得以享受琴声,因为琴这种乐器,“学之最难,听之亦最不易”,学起来难,听起来也最难领会。既然琴学着难,听懂也不容易,那么谁家主人如果让自己的姬妾学琴的,就应该先问问自己是否会弹琴。为什么姬妾学琴要主人先会弹琴呢?因为只有“主人知音,始可令琴瑟在御,不则弹者铿然,听者茫然,强束官骸以俟其阕,是非悦耳之音,乃苦人之具也,习之何为?”李渔认为,只有主人懂音乐,才能让姬妾弹奏琴瑟。如果主人不懂音乐,那么即便姬妾弹奏出悦耳的琴音,听琴的人茫然不知其意,还得勉强自己凝神听琴直到曲终,这悦耳的琴音也不再悦耳,听琴就成为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了,既然如此,学琴欲作何用呢?


以上就是关于《丝竹》:李渔讲女子乐器演奏美学的详细介绍。
乐器演奏
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